基于骨骼肌和下丘脑转录组的急性运动改善GK大鼠高血糖的调控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duohui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流行情况日趋严重,据估计已有1亿多T2D患者,造成巨大的医疗负担。运动是T2D早期防控的重要手段,研究表明即使是急性运动(一次运动)也能有效缓解高血糖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但其相关机制尚未阐释清楚。与欧美国家T2D患者相比,我国T2D患者平均身体质量指数较低,以非肥胖型糖尿病为主,此外,早期T2D患者的餐后高血糖更为显著。Goto-Kakizaki(GK)大鼠是通过筛选葡萄糖耐量较差(即餐后高血糖)的Wistar大鼠经过连续数代近亲繁殖建立的非肥胖自发性T2D模型,是研究我国T2D防控机制的合适动物模型。骨骼肌是胰岛素刺激葡萄糖摄取的主要部位,占餐后葡萄糖摄取的60-80%,对于维持机体血糖稳态具有重要作用;而中枢神经系统中下丘脑能感受营养物质和激素变化,进而调控包括骨骼肌在内的外周组织代谢,同样在维持能量和血糖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揭示运动改善非肥胖及餐后高血糖引起的T2D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将8周龄GK大鼠和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其中运动组大鼠需要完成一次速度为15m/min,时长为60 min的跑台运动,然后检测各组大鼠的生理指标,并对骨骼肌和下丘脑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通过整合不同比较组差异表达基因的GO、KEGG、蛋白质互作网络、聚类、转录因子调控网络、下丘脑-骨骼肌共表达网络等分析数据以及文献报道的基因敲除或过表达等研究结果,筛选出运动缓解高血糖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关键调控基因和下丘脑-骨骼肌共表达对。最后在L6大鼠骨骼肌细胞中验证了转录组分析得到的关键候选基因Klf3对葡萄糖摄取和胰岛素作用的影响。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8周龄GK大鼠体重显著低于Wistar大鼠,但其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Wistar大鼠;急性运动显著降低GK大鼠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改善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2)在GK与Wistar大鼠,运动组GK与GK大鼠,以及运动组Wistar与Wistar大鼠骨骼肌转录组比较中分别鉴定出819、291和598个差异表达基因。在GK与Wistar大鼠骨骼肌比较中,与骨骼肌能量代谢和葡萄糖转运相关的Pfkfb3基因表达量显著下调,Ppp1r3c、Slc27a1、Fasn和Tbc1d1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这些基因的表达失调可能引起GK大鼠骨骼肌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急性运动后,运动组GK大鼠骨骼肌中表达量显著下调的Fasn基因,和表达量显著上调的Hk2、Ppargc1a、Sorbs1、Hmox1、Lpin1和Tbc1d1基因与增加能量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和促进葡萄糖转运相关,这些变化可能提高GK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并降低高血糖。(3)在GK与Wistar大鼠,运动组GK与GK大鼠,以及运动组Wistar与Wistar大鼠下丘脑转录组中分别鉴定了726、197和98个差异表达基因。在GK大鼠下丘脑中Nr1d1基因表达量显著下调,Plin2、Alox15和Nr1i2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这些基因表达失调与下丘脑脂质代谢异常以及高血糖或胰岛素抵抗相关。急性运动后,运动组GK大鼠下丘脑中Plin2基因表达量显著下调,而与脂质感受相关的Cd36和Lpl基因以及与神经调控相关的Wfs1和Cck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这些变化可能改善下丘脑脂质代谢和促进神经调控,与运动降低高血糖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相关。(4)在运动后GK大鼠和Wistar大鼠中分别筛选出493和255对具有差异表达的下丘脑-骨骼肌共表达对。运动组GK大鼠下丘脑-骨骼肌共表达网络中,下丘脑差异表达基因Dio2和Crym与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TH)调控外周代谢以及T2D相关,骨骼肌差异表达基因Hmox1、Lpin1和Tbc1d1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葡萄糖转运相关。运动可能通过调控GK大鼠中Dio2-Hmox1、Dio2-Lpin1、Crym-Hmox1和CrymTbc1d1共表达对,改变下丘脑TH信号通路,提高骨骼肌胰岛素敏感性和葡萄糖摄取以改善GK大鼠高血糖。(5)在L6肌管中敲低Klf3基因可以促进基础状态和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摄取,而过表达Klf3基因后得到相反结果。L6肌管中干扰和过表达Klf3基因后分别引起2256和1988个基因表达量显著变化。胰岛素信号通路中Slc2a4、Akt2、Insr、Sorbs1、Ptprf和Fasn基因表达量在Klf3基因敲低和过表达组中均显著变化;此外,与葡萄糖代谢相关的Gys1基因在Klf3基因敲低组中显著上调,Hk2和Ppp1r3c基因在Klf3基因过表达组中分别显著下调和上调。这些基因表达量变化可能与Klf3基因调控胰岛素作用和葡萄糖摄取相关。在L6肌管中敲低Klf3基因促进基础状态下GLUT4和AKT蛋白表达以及GLUT4向细胞膜转位,并促进胰岛素刺激的GLUT4转位以及AKT、TBC1D1和TBC1D4磷酸化,而过表达取得相反结果,提示干扰Klf3基因通过增强胰岛素信号发挥改善葡萄糖摄取和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报道了急性运动对GK大鼠和Wistar大鼠骨骼肌及下丘脑转录组的影响,通过对运动前后骨骼肌和下丘脑转录组变化进行分析,并整合已有文献报道的基因敲除和过表达等研究结果,筛选出骨骼肌和下丘脑中与运动降低高血糖相关的关键调控基因和下丘脑-骨骼肌共表达对。此外,首次验证干扰Klf3基因具有促进大鼠L6肌管葡萄糖摄取和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该基因在骨骼肌中的作用发挥对于研究急性运动改善T2D高血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揭示了运动改善GK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和高血糖部分分子机制,为我国T2D的防控提供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地基引力波天文台LIGO(Laser Interferometer Gravitational-Wave Observatory)成功探测到恒星级质量双黑洞并合产生的高频引力波事件GW150914,标志着引力波成为研究宇宙的一种新手段,开启了引力波天文学的新时代。受地面震动噪声和引力梯度噪声的限制,m Hz频段引力波的探测需要在空间中进行。在空间引力波探测的低频波段内蕴藏着丰富的波源,包括银河系白
氧化锆陶瓷具有高强度、高断裂韧性等优异性能,在航空航天和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氧化锆陶瓷的力学行为与其中四方相到单斜相(t-m)的相变行为密切相关。t-m相变对扩展裂纹的相变增韧效应是氧化锆陶瓷的高断裂韧性主要来源。t-m相变的可逆性使氧化锆陶瓷成为潜在的高温形状记忆陶瓷。然而,氧化锆陶瓷中自发发生相变时也可能伴随着晶间微裂纹的形成和力学性能下降。同时,氧化锆陶瓷的力学行为还会受到晶粒尺寸、
第一部分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99mTc标记CD4单抗显像研究目的:开发新型核素分子探针99mTc-HYNIC-m AbCD4,特异性靶向CD4+T淋巴细胞,实现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的早期诊断。方法:(1)制备靶向探针99mTc-HYNIC-m AbCD4及对照探针99mTc-HYNIC-Ig G,测定其放射性标记率、放射化学纯度和体外稳定性;(2)提取大鼠淋
万有引力常数G是物理学基本常数,它在引力理论、宇宙学和天体物理学等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引力相互作用较弱且不可屏蔽,使得精确测量万有引力常数非常困难。自1798年卡文迪许完成第一个实验室内的测G实验以来,科学家们进行了约300次万有引力常数测量,但在国际数据委员会2018版推荐值中,万有引力常数的相对精度仅22 ppm(1 ppm=10-6),是目前基本物理常数测量精度最低的。而且,不同实验室给
学位
随着消费者在线预定客房的意愿日益高涨,越来越多的酒店在自有直销渠道的基础上,通过与在线旅行社(Online Travel Agency,OTA)合作,形成“直销+OTA”双渠道模式向消费者销售客房。虽然OTA可以帮助酒店扩大市场规模、抢占市场份额,但由于其对酒店直销渠道客源的蚕食效应以及渠道竞争,酒店意识到与OTA的合作并不总是对自身发展有利,因此开始调整与OTA的合作关系。与此同时,酒店对于渠道
近年来,人工酶催化的蓬勃发展为可持续有机合成化学提供了新颖的策略,分子的激发态光化学反应能解决许多经典热化学难以完成的成键问题,是不可替代的有机合成手段。光生物催化集酶促反应和光反应的优势为一体,在重要有机分子的构建上展示出了独特诱人的应用前景,已经成为有机合成化学的研究前沿。目前,数量有限、结构复杂的天然光活性辅酶是开发光生物催化有机合成的显著制约因素,对天然辅酶的依赖性从根本上限制了酶促反应的
北宋名臣范纯仁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从政五十余年,元祐时期是范纯仁政治生涯的巅峰时期,他曾两度拜相。元祐时期党争激烈,范纯仁力主反对两党之间的相互倾轧,致力于两党的调和,以营造稳定的政治局面。范纯仁深受其父及家庭环境的影响,一生奉行节俭、忠孝、仁恕的处事原则,他为官骨鲠敢言,不畏强权。宋神宗变法之初,他坚决抵制变法,上疏弹劾变法派领袖王安石。范纯仁认为对待变法应当持审慎的态度,变法
随着互联网广告环境越来越复杂化和动态化,确定最优广告预算水平变得更加困难也更具挑战性。从根本上来说,这需要全面深入地了解互联网广告中的广告响应过程。几十年来,广告与广告响应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热点,引起了学术界和行业界的广泛关注。一方面,从理论的角度,许多动态广告响应模型被开发出来定量描述广告-广告响应关系;另一方面,从经验的角度,广告响应形状得到了检验,特别是针对凹形和S形。本文研究,从这两个方
表皮电子是下一代可穿戴电子器件的关键技术,在临床诊断、人机交互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当前表皮电子器件集中在小面积尺度(数个平方厘米),无法有效定位病源、精准“解码”人的意图,亟需突破大面积表皮电子信号干扰、大面积制造、结构损伤等瓶颈。针对上述挑战,本学位论文系统性提出了大面积表皮电子的信号自补偿原理、图案化制造工艺、近零应变Cartan(嘉当)转印方法等设计与工艺方法,设计了多功能感知、多阵列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