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目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ViralHepatitisTypeB,慢乙肝)是乙肝病毒(HepatitisBVirus,HB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我国属HBV感染高流行区,慢性乙肝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医中药治疗慢乙肝在我国应用广泛,到目前为止,发表在各类杂志关于中医药治疗慢乙肝的文章多数显示中医药具有抗HBV及改善肝功能作用,但由于大部分文章存在科研设计不够严格、得出的结论可信度差的问题,中医药治疗慢乙肝是否有效,从循证医学角度仍受到不断质疑。
本研究通过对同时期中山三院中医科与传染科收治共178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重度)住院患者进行病例对照分析,比较两科收治病例的病情特点与差异,观察评价中医辨证治疗的介入后与常规西药治疗的疗效差异,为临床中医辨证治疗慢乙肝提供客观依据。
二、临床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按纳入标准选取2003年1月至2004年1月期间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医科住院病人89例作为治疗组,其中慢乙肝(中度)患者57例,重度患者32例,在按照病情轻重分层的基础上再随机选择同时期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传染科慢乙肝住院病人共89例作为对照组,其中慢乙肝(中度)患者57例,重度病人32例。
2、研究方法:按病例对照分析方法,对两组病例进行疗效分析。
3、观察指标:
(1)、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白球蛋白比例(A/G)、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间接胆红素(IB)、谷氨酰转肽酶(GGT)、胆碱脂酶(CHE)。
(2)、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蛋白(LN)。(3)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
(4)、B超指标:门静脉主干内径(MPV)、脾静脉内径(SPA)、脾厚度、脾长径、胆囊壁厚度。
三、统计分析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3.0forwindow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一般性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计数资科采用X2检验(Chi-Squaretest);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TTest);组内均数比较采用配对样本的t检验(Paired-SamplesTTest);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Independent-SamplesTTest)。检验显著性水平设在0.05,计量资料用X±S表示。
四、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病例各89例,治疗组中湿热中阻型34例,瘀血阻络型29例,肝郁脾虚型21例,其它证型5例,两组病例在性别构成、平均治疗时间无差异(p>0.05),治疗组平均年龄、病史均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例治疗前HBV-DNA含量无差异(p>0.05)。
治疗前,两组病例中慢乙肝(重度)患者在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凝血功能及B超等指标方面均无差异(p>0.05);慢乙肝(中度)组患者在ALT、AST、CHE及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B超指标方面无差异(p>0.05),但治疗组ALB低于对照组(p<0.05),TB、GGT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两组病例肝功能指标中除CHE外,其余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治疗组ALB、A/G、GGT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各对照组治疗后CHE继续下降,其中对照组下降幅度大于治疗组(p<0.05);凝血功能指标均改善,慢乙肝(中度)组患者中治疗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慢乙肝(重度)患者两组间无差异(p>0.05);两组病例B超指标中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内径、脾厚度、脾长径治疗前后均无差异(p>0.05),但胆囊壁厚度治疗后缩小,其中治疗组缩小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指标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未复查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指标)。
五、结论
1、慢乙肝(中、重)患者的中医证型以标实为主,表明湿热中阻、瘀血阻络仍为慢乙肝(中、重)患者的主要中医病机。
2、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改善明显,表明中医辨证治疗的介入有护肝、降酶、退黄,减轻慢乙肝患者肝细胞炎症坏死的作用。
3、治疗组治疗后可明显降低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HA、PCⅢ、Ⅳ.C、LN,显示中医辨证治疗的介入有减少肝脏细胞坏死,减少慢乙肝患者肝纤维化发生的作用。
4、中医辨证治疗的介入在提高肝脏合成白蛋白、凝血因子能力,改善慢乙肝(中、重度)患者预后方面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5、中医辨证治疗的介入在减轻慢乙肝(中、重度)患者的胆汁淤积、改善慢乙肝患者合并的慢性胆囊炎方面优于常规西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