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川东北陆相地层,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地层破碎、裂缝发育,几乎所有探井在钻井过程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漏失问题,严重制约了钻井效率的提高。为实现安全快速钻井,井漏问题亟待解决,而认识钻井过程中的钻井液漏失机理是防漏和堵漏的关键。由于测井资料隐含着丰富的地层岩石物理信息,所以根据动、静岩石力学参数的转换模型,利用测井资料计算出地层的岩石力学参数,建立地层压力剖面,计算出符合该地层的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并验证所使用的实际钻井液密度是否合理;还可以利用测井曲线对漏失层的响应特征,来具体划分出漏失层位,并对漏失层位中的漏失通道性质加以描述,明确漏失地层的漏失机理。论文划分出了川东北陆相地层裂缝性漏失地层,建立了易漏失地层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发现某些漏失地层密度窗口较窄或者为负;并根据双侧向测井资料评估了裂缝产状,计算了裂缝的宽度、孔隙度、渗透率和径向延伸度等参数,明确了漏失地层的漏失机理,为堵漏施工措施的优化、堵漏材料的优选提供依据。在明确了工区漏失层位的漏失机理之后,针对工区地质构造特征,将裂缝性易漏失层漏失压力划分为裂缝性自然漏失压力、压裂缝性漏失压力和裂缝扩展性漏失压力三种类型,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模型。考虑到工区漏失通道性质、漏失压力类型及钻井液流体性质,本文根据非牛顿流体力学和裂缝变形行为,建立了裂缝性自然漏失和裂缝扩展性漏失数学模型,并将模型模拟结果与裂缝性自然漏失评价实验和现场实际漏失进行对比,其误差范围基本在25%以内,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所建立漏失模型的合理性。最后,本文形成了一套以测井资料为基础的漏失层位划分、漏失通道性质解释的方法,并根据所得出的漏失机理划分建立了符合工区特点的钻井液漏失模型,为堵漏施工措施的优化、堵漏材料的优选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