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唐代水赋为研究对象,从定义、溯源、兴盛与繁荣的原因及水赋类析几方面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展现唐代水赋的特有风貌。水赋是指以描写水的物质形态如河、海、潭、池、井、冰等水体,和描写水的形而上的品质如水德、水用等为对象的赋作。它属于体物赋的范畴,但是又不仅仅是对肉眼可见的水本身的咏叹,还有对水的象征意义的咏叹。水赋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通过对水赋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清楚的了解这一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资源——水,它的审美价值何在,它的审美发展历程是怎样的,如何对其进行审美等等。早在先秦时期,水就以片断的形式多次出现在《诗》、《骚》和诸子百家的典籍中,这是水题材在文学作品中的滥觞。随着时代的发展,水题材在文学作品中的面貌不再仅限于片断式或场景式的描写,而有了对它的专门赋诵,即水赋。《汉书·艺文志·诗赋略》载杂赋十二家,其中便有《杂山陵水泡赋》一家,可见水赋产生的时代是很早的。现今可见的第一篇水赋是东汉时期班固的《览海赋》,到魏晋六朝时期,随着山水审美意识的觉醒,水赋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不仅开创了多种水赋题材,还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唐代水赋承续前人余绪,在唐朝不同时期特有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下兴盛与繁荣,涌现了新的特点。在体式上,唐代水赋受科举试赋的影响,涌现大批律赋,虽以律赋为主,却形成了律赋、骚赋、骈赋与新文赋并存的格局。律赋在其特定的作文要求下,形成了以宗经颂圣为主的作文思想,往往谄谀之词溢满全篇,但水之律赋在宗经颂圣的程度上却让人倍感亲切,易于接受。盖水赋以水特有的象征意义如水之清浊喻善恶之德、水之静止喻鉴照之能、水木之有源与做人之品德等思想行文,运用象征、比兴等手法进行抒情言志,达到了思想与艺术并重、内容与情志并抒的效果。而律赋之外,又有骚赋、骈赋、新文赋诸体并存,如《沧浪濯缨赋》拟骚体赋而作,《空水共澄鲜赋》、《秋水赋》等新文赋则仿唐代古文而作,短小精悍,言有尽而意无穷,令人瞩目。在题材上,唐代水赋不仅沿袭前朝的题材上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就,且开拓了新的题材,丰富了水赋的表现内容和思想,其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前人已有的题材如水德赋、河海赋、泉赋、浮沤赋等,水德赋从东晋的一篇到唐代的近三十篇,河海赋从东汉以迄隋朝的十篇到唐代水赋的十一篇,且《海潮赋》还是五千余字、雄视千古的大手笔,泉赋、冰赋的数量更是上翻十几倍,可以说唐代水赋将作品数量与质量推向新的高度,在保持前人已有题材的成果上是显著的。唐人在开拓水赋题材上的成就同样不可忽视,如《水轮赋》、《新潭赋》体现了唐代重视农业与商业、重视水利建设和科技创新的思想,《涨昆明池赋》、《清泠池赋》、《汉武帝渡滹沱河赋》、《耿恭拜井赋》等赋作则开拓了赋体的咏史怀古题材,或以赋体叙述历史故事,或进行议论,以古人之事抒己胸中意,别开生面,生趣盎然。在风骨上,唐代水赋在不同时期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貌。从初唐时期偶尔的苑囿之游,关注浮沤、枯井等易于幻灭之物的微小格局,到盛唐时期渐渐关注大河大海、为繁荣商业而开凿的潭池,显示了眼界渐进阔大、自信自强的盛唐气象。又从中唐时期追求气势雄浑、遍写赋题的霸气到晚唐时期好写履冰之赋以表达战战兢兢、戒急戒燥的审慎心理和好写怀古之赋、娱乐宴游之赋以表现追忆盛世繁华、逃避现实的感伤情调,体现了唐代水赋不同时期的艺术风貌。无论是体式还是题材、风骨的变化,都与唐代特定的环境相关,我们从唐代山水审美意识的深化、政治都邑的辐射作用、科场文化的导向和唐代类书的借鉴作用几方面进行论述,探寻唐代水赋兴盛繁荣、变化多端的原因。毫无疑问,唐代水赋的兴盛繁荣、变化多端既具有天时地利的客观条件,又有人和的主观条件,正是多个方面的合力,才形成了如此瑰丽多姿、繁花竞开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