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弱”是现代汉语中一对常用的反义词,本文借鉴结构主义语言学中的标记理论、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理论和词汇学方面的理论对二者的对称性及不对称性情况进行了全面考察。本文首先从历时层面着手,梳理二者语义演变情况;之后在共时层面考察了二者在词汇和句法上的对称性和不对称性。第二章分别明确了“强”和“弱”的本义和原型义,梳理出二者的语义演变脉络,理清各义项产生的时期和引申义项间的关联,归纳了二者跨域映射情况。以这些内容为基础,对比了二者在历时演变方面的对称性和不对称性。对称性体现于:(1)二者语义引申所遵循的规律一致,引申方式一致。(2)二者的引申义都是基于人们认知上的逻辑推理、相似性和相关性联想。(3)存在对称义项。不对称性体现于:(1)语义引申的广度不同;(2)部分引申义产生时间早晚不同;(3)有些对称义项的保留、消失状况不同;(4)引申义的附加色彩不同;(5)二者的使用频率有较大差距。第三章考察了二者在词汇层面的对称及不对称情况。对称情况有:(1)“二者义项间的语义联系可以分为“实力”和“数量”两类;存在对称义项。(2)存在少数分布和意义都对称的情况。不对称情况主要有:(1)“强”的构词能力强于“弱”;(2)“强”的构词方式更多样;(3)二者构成的词语,分布和意义都不对称情况最多;(4)“强”的使用频率远高于“弱”;(5)“弱”存在重叠式,而“强”不存在。第四章考察了二者在句法层面的对称及不对称情况,考察的句法层面涉及搭配能力和句式分布两方面,同时我们对不对称情况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二者在搭配能力上的对称情况有:(1)都更倾向于和抽象名词搭配;位于名词后多于用在名词前的情况。(2)分别能用于具有反义关系的趋向动词前,组配后也构成反义关系;都能置于“变、做”这两个不具有方向性的动词后做补语。(3)都可以用在分数或小数后;都可以用在“强/弱+了+约量成分”格式中表示结果义。不对称情况有:(1)部分具体名词只能和“强”或“弱”搭配使用;在和“不+抽象名词”搭配时,人们更倾向于使用“强”。(2)“强”可以单独用于动词前;在动词“补、配、弄”后做补语时,只能用“强”。(3)整数数词后只能搭配使用“强”;“强/弱+了+约量”表示语义的偏离时,语义偏离的方向不同。(4)程度副词“老”只能修饰“强”;和“够”搭配表示达到某一标准时只能用“强”;表示程度高时,二者均可,但“弱”体现出明显的标记性;有点(儿)后只能搭配“弱”。句法分布方面,不对称性体现在:(1)只有“弱”能进入“很不X(了)”格式;(2)只有“弱”能进入“还X着呢”格式;(3)只有“强”能用在在“A+X过+B”、“A比B X过+补语”、“A没有BX”三个差比句式中(4)在使用“N+A吗?”“N+A不A?”“N+有多A?”三种疑问句式时,人们更倾向于使用“强”,前两种疑问句式中“强/弱”都是有标记项,后一类中“强”是无标记项,“弱”则为有标记项。二者在句法层面存在不对称现象,既受语言内部因素影响,又主要受语言外部因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