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以能力为基础理的竞争理论还很不成熟.管理理论发展和中国企业管理实践都要求对以下基本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企业核心能力的"逻辑结构",包括界定与测度;企业核心能力的"源",即提高途径;企业核心能力的"流",即通过运用把核心能力推向市场,为企业赢得现实的竞争优势.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将有助于中国企业实施以能力为基础的战略管理.该文融合企业能力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和创新理论,围绕这些基本问题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第二章首先探讨以能力为基础的战略管理的理论起源,认为:出于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源的探索,经济学理论、知识经济理论、创新理论分别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出发,最后殊途同归,不约而同地把视线投向以能力为基础的战略管理,认为企业的战略管理要致力于建立和提高核心能力.第三章产地提出企业整合能力的概念,并指出企业整合能力是动态发展的,随企业的发展,会经历基本能力、次核心能力、核心能力三种形态.第四章首先设计核心能力测度指标体系,然后按照指标体系设计问卷调查企业核心能力.在此基础上,文章进行企业核心能力统计研究.运用统计软件包SPSS8.0对回收问卷的统计分析表明,核心能力是持续竞争优势之源,能为企业带来超出产业水平的收益回报.第五章首先揭示企业整合能力内在的增长机理,认为企业整合能力增长机理表现为构架-元素知识的动态循环,即进化、结构化、变异、与模块化.最后,文章从实证分析出发,剖析华北制药、四川长虹、中兴通讯的核心能力提高过程.第六章首先指出中国企业要转向以能力为基础的平台方法.然后,文章分析中国企业以能力为基础的平台方法实践,分别剖析西泠和四川长虹.第七章通过构建系统动力模型,把企业核心能力的逻辑结构、增长机理与提高途径、运用连接成一个交互影响、动态发展的系统,仿真企业核心能力的动态发展,并对以下问题进行政策分析:技术整合能力提高途径对能力提高、企业绩效和长期发展的影响;R&D投入策略对能力提高、企业绩效和长期发展的影响;R&D投入策略与能力提高途径组合模式的战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