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是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居民差距的重要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在经济整体持续增长的同时,我国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却在逐渐扩大,并有愈演愈烈的态势。简单说来,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将会抑制经济持续增长、降低居民消费水平,不利于第三产业有序发展,束缚投资对经济的助推作用,同时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如何有效缩小城乡之间收入差距与促进城乡之间协调发展便成为了十二五期间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需要认真面对的重大问题。为了系统分析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及其可能引发的社会风险,深入研究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对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的影响,探讨促进城乡收入落差趋于合理、改善农村居民就业途径单一性、推动城乡之间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政策和战略。借鉴二元经济发展相关理论、个人收入发展理论等,本文认为基于二元经济结构的视角,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出发,分工演进是出现二元经济结构转变并导致城市收入差距的根本原因。在我国,除了由库茨涅茨倒“U”型曲线所揭示的经济发展阶段本身导致的城乡收入差距拉大之外,还有一些历史体制因素:二元价格制度、户籍制度、财税制度、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等。这些历史体制方面的因素进一步强化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因此本文基于二元经济结构的视角以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隐性过剩劳动力为切入点,分析我国二元经济框架下农村隐性失业人口产生的机理及农村人口转移规律,论证在分工演进的作用下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出日益扩大问题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以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为宗旨,构建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两部门之间物质资本流动、人力资本流动、技术进步的阿罗“干中学”改进的内生增长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人口城市化与资源乡村化并举的双向研究范式和政策建议,同时辅之以改革户籍制度、增加农民收入途径、加大农村隐性过剩劳动力技能培训、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积极推进城市产业转移等各项政策配套,以着力缩小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政府在这一进程中扮演引导、调节与示范的作用,以此推动城乡二元经济向持续、健康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