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智能结构动力稳定性及判定准则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101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跨度空间结构已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然而由于大跨度空间结构中的杆件通常比较纤细,因此属于缺陷敏感结构,而且频率分布也比较密集,振型数目较多。在受到强风、雨、雪以及地震等复杂的动力荷载作用下,很容易发生动力失稳破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结构智能控制技术为防止此类结构发生动力失稳现象提供了一个新途径。目前利用智能控制技术对大跨度空间结构进行动力稳定控制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对智能结构的动力稳定性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以控制大跨度空间结构的动力稳定为目的,利用压电智能材料的正逆压电效应,设计了一种压电套筒式拉压双向受力的主元杆件。并以此压电主元杆件为研究对象对杆件进行了驱动器力学试验研究和动力稳定性分析。其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针对课题组设计制作的八根压电套筒式拉压双向受力主元杆件驱动器,分析了驱动电压与驱动力之间的关系;根据压电堆片数得到了最大驱动电压下的理想最大驱动力;并进行了驱动力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驱动电压与驱动力呈线性关系;但试验得出的最大驱动力与理想最大驱动力有一定差距,说明其由于制作工艺等原因在施加电压时有能量的损耗。(2)建立了压电主元杆件分析动力失稳区域的计算模型;推导了在简谐荷载作用下压电主元杆件,考虑机电耦合且不考虑阻尼及同时考虑机电耦合与阻尼时的马奇耶方程;并分别求解了主元杆件在两种情况下的第一、第二动力失稳区域;得到了压电堆相对长度与动力失稳区域的隐含关系。利用MATLAB软件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压电主元杆件在结构中能起主动控制的作用;得出了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宜控制压电堆长度小于或等于总长的一半,压电主元杆件既经济实用又可以起到理想的控制效果。(3)总结了现阶段实际工程中常用的结构动力稳定性判定准则,并分别介绍了各判定准则的实用范围及其优缺点;推导了结构的能量变化、刚度矩阵正定性及动力稳定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基于能量变化定义了适用于弹性结构的动力稳定判定准则。利用ANSYS和MATLAB软件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结构动力稳定度判定准则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为对压电智能结构进行动力稳定主动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弱胶结易风化软岩巷道围岩稳定问题是伴随着西部煤炭开采而产生的一个新问题。这类岩体抗压强度较低、易风化、弱胶结、具有明显的流变特性,蠕变变形量较大,常造成支护的失稳和
由于目前低速风洞试验模拟无法实现雷诺数相似,因此风洞试验结果是否准确及其与真实建筑在高雷诺数下的流场状态是否一致就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根据以往研究,曲面外形建筑的
在土木工程中,冗余度可以认为是结构(构件)抵抗连续倒塌的能力。国外对于冗余度的研究开展较早,这种设计理念在结构工程中也已经得到很广泛的应用,然而地下工程中冗余度理论的研究
本文在总结和分析前人关于桩土相互作用和预应力锚索桩的设计方法的基础上,针对现有方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研究了桩土的相互作用以及桩锚协调作用下桩的变形与内力计算方法等,主
偏心结构在强震作用下除了发生平动外,还会发生扭转,加剧了结构的破坏。随着耗能减震技术的发展,粘滞阻尼器等耗能减震技术在控制偏心结构扭转方面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本文对采用
控制模板立柱稳定性是防止水平模板体系倒塌的核心技术。作为新型钢木组合立柱及早拆体系,在实际工程使用之前,需要对其构件和整体力学稳定性进行详细的研究,尤其是作为可持续利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并正在建成一大批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而且我国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的交汇之处,板块运动活跃,震害严重。而高层建筑结构往往具有
我国处于地震灾害频发的地带。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基础建设的大量增加,不仅建筑规模越来越大,同时还涌现出很多新型结构和复杂结构,其中就包括一些框架-核心筒体系的高层与
强烈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的倒塌是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对结构进行抗地震倒塌性能评定并提出更加合理的抗倒塌设计方法至关重要。汶川地震表明,即使按现行规范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建筑物向大空间、超高层的方向发展,人们对建筑物的结构要求也越来越重视。大量的地震灾害显示,房屋的倒塌,是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