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是我国国有资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履行国家管理职能,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所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公有产权理论作为全文的基础,借鉴西方产权理论,公共经济理论,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等相关分析工具,从产权的角度出发,全面分析了“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产权特征、框架、不同层次产权主体的权力内容,以及相互之间的产权关系。并对当前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使用中存在的两大问题——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流失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经营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分析,探究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构建科学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产权体系,实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创新。
全文共分八章,基本框架如下:
第一章为导论。首先提出问题,明确了本文三大主要目的。一是理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产权关系。二是研究当前的产权体系下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存在的问题及产权成因;三是探索如何通过构建有效的产权监督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来解决现存问题。其次对“盈利”和“营利”;“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转经营性”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经营化”这两大易混淆概念进行了辨析。最后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从而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此外,导论中还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工作与创新。
第二章为全文的理论基础,分别介绍马克思主义公有产权理论,现代西方产权理论与公共经济学理论。马克思强调的产权配置公平的思想是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产权制度设计最重要的原则。西方现代经济学在产权制度设计方面的交易费用节约原则,产权激励原则,以及激励机制的设计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产权制度的构建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分析工具。公共部门经济学为经营性国有资产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作用领域的划分提供了重要依据。
第三章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概述。首先明确界定了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概念,并将之与“经营性国有资产”概念进行对比和区分。从履行职能、作用范围、资金来源和使用目标等方面比较了二者的不同。指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本质属性是提供产品的公益性和资产用途的非营利性,这两个本质属性又派生出了资产补偿间接性,资产使用效益评价的非经济性两大派生属性。接着进一步从资金来源、资金配置、资金使用、资产处置和收益上缴四阶段考察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在循环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征。深入剖析其过程中产生的交易费用构成及成因,以便为设计出有效节约交易费用的高效的产权制度提供依据。最后考察建国以来我国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变迁。将我国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产权制度的演进划分为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前期和市场经济改革时期三阶段。分别探讨每一时期的经济环境、制度环境对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产权制度的影响。分析在不同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产权制度中,“所有、占有、处分、使用”四大基本产权的派生产权及其分离、组合情况等,了解现存问题的历史渊源。
第四章梳理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产权关系。首先明确了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目标是在社会成本一定的前提下谋求最大的社会效益或在追求一定的社会效益目标时耗费最小的社会成本。提出高效的产权体系必须与这一目标相适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产权构建的宏观目标——社会公益目标,和微观目标——交易费用节约目标。接着从理论上构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产权框架,并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理顺各层产权主体之间的关系。本章提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基本的产权体系包括“国家——宏观管理部门——资产占用单位”为代表的多层委托代理关系。分别阐述了资产最终所有者公民,资产所有者国家,资产一级代理人(宏观管理部门)和二级代理人(资产占用单位)各自的权、责、利及相互之间的产权关系。区别了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占用单位的法人产权与经营性国有企业的法人财产权权力束内容的不同。最后指出由于工作人员的个人利益,资产占用单位的部门利益和国家公共利益之间存在冲突,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产权存在扭曲的可能性。
第五章分析了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第一大问题——资产流失问题。首先运用丰富的数据和事例描述当前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的现状。将资产流失分为显性流失和隐性流失两大类,分别阐述两类资产流失的具体表现形式。接着,用数理模型将个人、单位、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具体化,阐明有效的监督机制对于防范资产流失的重要性。通过分析指出有效的监督机制具有(1)监督人有较强的信息收集积极性和(2)有效防止监督人与代理人“串谋”两大特征。最后,说明导致我国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流失的根本原因在于产权不清晰情况下的监督机制的缺失。
第六章分析了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第二大问题——资产经营化问题。以案例研究的形式总结了“经营化”的表现形式及其弊端。本章进一步强调了资产“非经营性”的具体属性,区分了“盈利”和“营利”的概念,提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可以“赢利”,但不能“营利”。指出经营性国有资产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可以相互转化,并从理论和实践上区分了“非转经”和“经营化”的概念。分析了“经营化”治理的难点。首先以数理模型对经营性产权和非经营性产权进行了比较,充分论证二者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所在,得出了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具体作用空间,并以此为指导对当前较受关注的医疗体制改革方向进行了分析。其次,以“非经营化”思路为指导,对不同自然属性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管进行了具体论述。
第七章提出了创建科学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产权体制的构想,指出应加强四方面的工作。
(1)明晰产权。主要任务包括,第一,落实所有权代表主体;第二,明确主管单位和资产占用单位的权、责、利。
(2)构建完善的产权监督体系。指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产权体系的设计,最重要的是构建产权监督体系。当前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使用用存在两大问题,一是资产流失问题,二是“经营化”问题。国有资产的流失否定了国家对资产的所有权,损害了全体公民的利益;“经营化”扭曲了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存在的本来目的,影响了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有效提供。一个完善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督体系,必须能有效控制这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保证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在非经营性领域的使用,不能“越界”到经营领域,二是在有效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前提下控制成本支出,遏制代理人的“预算最大化”机会主义行为。
(3)积极推进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督制度的创新。为了加强各产权主体权、责、利的统一,加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督监管机制,我国进行了以“收支两条线”为核心的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及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财政改革。此外,为了加强资产的使用效率,笔者认为应当建立以财政部门为主要负责主体的房产、公车专业化管理制度,和以主管部门为主要负责主体的专业设备集中管理制度。
(4)辅以科学的激励机制。设计激励机制,首先要认识到代理人的利益何在。由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不分配约束”,实际掌握和使用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工作人员,难以实现收入和工作努力程度与绩效直接挂钩的激励机制。因此,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产权体系下的激励主要是间接的,其与经营性国有资产激励机制的区别在于,对代理人的激励建立在公共绩效评价体系基础之上,以公共目标的达成与否作为绩效评价的主要指标,利润指标不能进入绩效评价体系。可以选择的方式是,将工作绩效与工作人员控制权大小挂钩,团队收益和个人收益与工作绩效间接挂钩,和适当范围、适度的个人成本节约激励。第八章是结论,总结全文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