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鲜有文献系统从理论和实证角度揭示高铁对城市群产业格局演变的影响。为此,本文从这一视角切入,并尝试做初步探讨。本文首先从理论角度出发,系统解析高铁对城市群产业格局演变的影响机理,进而以长三角16市为对象,从实证角度揭示并验证高铁对长三角16市产业格局变动的影响。高铁对城市群产业格局演变的影响机理是指高铁从规划、筹建、修建、运营这一完整环节对高铁所经沿线的城市群产业格局演变所产生的综合影响。高铁通过改变城市之间的可达性来提升城市群内要素流动的速度,从而影响城市群产业之间的集聚与转移,进而以产业布局和城市空间布局的互相影响来促进整个城市群产业格局的演变,并最终影响城市群整体的发展格局。从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结果来看,长三角16市在高铁开通前(2006-2010年)和开通后(2010-2014年),一、二、三产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都非常高,从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判定标准(以0.90为界)来看,确实存在着大部门产业结构趋同的问题,但是不一定意味着就存在严重的部门内产业竞争和产品内竞争的情况。从全局自相关的分析结果来看,长三角16市存在着显著的产业空间集聚现象。从静态、动态集聚指数的结果来看,高铁的开通,使得长三角16市中向外转移产业超过10个以上的城市的数量上升,且转移的产业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包括部分高新技术产业都有向外转移的趋势,说明2010-2014年间,长三角16市具有明显的产业转移趋势。最后,我们引入DID模型,对纺织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医药制造业、房地产业四个产业进行了实证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铁产生的虹吸效应和扩散效应,加速了纺织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传统产业向外转移,却使得医药制造业这种高新技术产业在核心城市集聚,而在对房地产业的分析中,回归结果并非很显著,但是可以发现类似苏州、嘉兴等靠近上海的城市,较之于高铁开通前,高铁开通后它们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增长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说明高铁的开通,带动了上海市周边一些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对上述四个典型产业的回归结果也表明了高铁为城市群产业集聚和转移提供了双向通道支持,最终影响了城市群产业格局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