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邪典电影自19世纪50年代成形,到70、80年代的高潮,再到90年代至今的新发展,邪典电影并没有被主流文化所摒弃,而是以其他的形式悄无声息地融入了主流文化的行行业业(不仅仅是电影)。本文将从邪典电影的诞生入手,探索邪典电影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邪典电影中的典型元素、其典型的丑与变异的美学特征,以及邪典电影中体现出的后现代主义特色几大方面。以美国五十年代出现的邪典电影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为何看似玩闹、不务正业、漫不经心的邪典电影能自成一个类型,为何被主流大众所排斥、经常引起争议乃至被封杀的邪典电影会收获自己的观众群,甚至随着时间流逝许多成为艺术的经典,并对后来许多有名的电影导演有着启发的作用。本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邪典电影的起源。首先,讨论邪典电影诞生的温床:B级片与美国午夜场电影。其次,探讨邪典电影出现的社会文化背景,即二战之后“垮掉的一代”刮起的一股后现代“亚文化”风对邪典电影产生的影响。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章节,探讨邪典电影的特征。首先,从五个方面讨论邪典电影的主要元素,以此对邪典电影的属性有更好的认识;其次,以经典邪典电影代表作《粉红色火烈鸟》与《畸形人》为例,研究邪典电影中典型的审丑与变异的美学特征及存在的原因和意义;最后,探讨邪典电影中体现的后现代主义特征。邪典电影在诞生之初,就是由一帮特定的有着“亚文化”身份特征的影迷狂热追捧,某部电影才被奉上邪典之名。而代表这一文化现象的邪典电影,其商业性的文化特征、借鉴与破碎的美学特征,都极为典型地体现出后现代主义的特色。最后,对邪典电影的研究作出总结,提出自己的观点:邪典电影这一电影现象的产生,离不开诞生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正是因为邪典电影在诞生之初其本身具有的亚文化身份,才使其有了在主流大众中得以延续下来的可能。邪典电影能够在当代社会依旧引发热议,存活到现代被吸纳的不单单只是邪典元素,更重要的是邪典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