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性偏好与自主性关系的理论探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xinyu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偏好”呈现了个人关于“善”,以及“什么是好生活”的理解,是个人内在真正自我的展现,也是社会政策制定和评估的参照物。适应性偏好作为偏好的一种特殊类型,是对外在限制性环境做出回应而产生的偏好,体现了社会环境对个人选择倾向、自我认知的建构性影响。由于适应性偏好的特殊性,是否还具有一般偏好的作用,受到了广泛的质疑,而质疑的焦点集中在适应性偏好是否自主。在当代自主性问题的讨论中,包含着两个主要方向,一个是传统的程序性自主理论,一个是关系性的自主理论。传统的程序性自主理论声称,当一个人经历了批判性反思过程之后,就实现了自主。而关系性的实质主义自主理论则认为,实现自主性,不仅需要批判性反思的能力,还需要对实现偏好的条件做出某些实质性的规定,比如偏好形成的历史过程不被排斥,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或是自我尊重的态度。但是无论是程序主义还是实质主义,面对适应性偏好的问题,存在着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面临着进一步的困境。通过对适应性偏好现象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它揭示了个人与社会环境、人际关系之间的深刻冲突。但是这些因素对于自主性的实现来讲,并不具有关系性自主理论所声称的绝对必然性,因为不同的行动者,面对同样的处境会有不同的反应。为了进一步解决适应性偏好现象所揭示的道德困境,需要将自主性看成多维度的概念,即自主的行动者,自主的行为,和自主性的提高,衡量这三者的标准存在差异,关于一个人是否自主,只能是根据行动者自身的偏好、价值和欲望,只要行动者真诚的赞同自己的偏好,并经历了批判性反思的过程,那么他就实现了自主。但是判断一个行为是否自主,则要考察行为的内容,并且需要引入能够被最普遍化接受的实质性规定。通过对人在本体论意义上的脆弱性和依赖性,以及社会环境、人际关系在认知过程中的建构性影响的承认,需要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理解自主性的提高,将其当成是社会正义组成部分。为了提高自主性,作为关系中的自我,需要肯定自我道德价值,同时需要不断的与他人交流互动,修正自我的偏见;作为关系中的他者,需要认识到人类的互相依赖性,自己会对他人的自主性会造成直接的或者间接的影响,因而负有尊重和帮助的义务,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自我与他者的和解,才能从社会关系中走向个人自主,实现与他人道德的相遇。
其他文献
<正> 应用Ussing法和Magnus法探讨了人参对小肠的葡萄糖吸收功能和小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分离Wistar系大鼠十二指肠粘膜和肌层,观察人参对葡萄糖或麦芽糖所致十二指肠粘
目的:讨论换血疗法在新生儿疾病中应用的疗效、方法的变化及发展趋势.方法:回顾分析过去5年来经换血治疗的25例病例的换血原因、年龄、疗效及并发症,换血方法的变化,换血前后
生鲜农产品的特点要求电子商务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全过程具有强大的管控能力。沱沱工社是较早涉足生鲜农产品领域的垂直型电子商务企业,已具备了较丰富的供应链管理经验,但是
本文结合大学生田径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实践,论述了大学生田径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的目的、内容,阐述了心理技能训练对教练员活动能力的依赖性。认为客观上的困难决定于某一田
利用细胞培养技术,观察到:在伴与不伴高脂血清的,葡萄糖浓度为5.55、11.1、16.7、33.4以及55.5mmol/L各组别兔动脉平滑肌细胞之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动力学改变,得到以下结果:①细胞蜕变与损伤程度和葡萄糖浓度呈
随着国有垄断行业改革的提速,放松规制和引入竞争仍在持续,但整体布局、重构规制亟待完善。本文通过对电力、电信、石油、烟草等典型行业改革模式比较分析后提出:垄断行业改
胃息肉(gastric polyps)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组织的良性肿瘤,发病率约占胃良性病变的5%,病理上主要分为增生性息肉(hyperplastic polyps)、胃腺瘤(gastric adnoma)和基底腺息
研究背景在糖尿病等代谢紊乱疾病中血管并发症高发,这与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有关。代谢紊乱的长期刺激(高糖、高胰岛素)首先损伤内皮细胞,而后影响血管功能。同时,控制
在世界贸易组织内,各成员方的产品在进入另一成员方时,要依据其原产地考虑是否给予该产品优惠待遇,包括:最惠国待遇、普惠制、特定优惠待遇、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数量限
1996年Gagner[1]开创性应用内镜外科技术完成世界首例甲状旁腺次全切除术,引起外科界的极大关注.2002年仇明[2]报道了国内首例颈部无瘢痕内镜甲状腺腺瘤切除术.随着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