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西地区新生代以来的构造形成机制、演化和大陆动力学研究成果为在该区开展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AFT,Apatite Fission Track Thermochronology)研究,提供了很好的验证条件。本文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分析方法,结合太平洋板块俯冲、郯庐断裂带的走滑作用、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的碰撞作用及壳幔均衡作用等因素对鲁西地区新生代以来构造演化的影响,探讨鲁西地区新生代以来构造形成机制及演化过程。同时,结合盆山耦合的观点,揭示鲁西地区新生代以来在构造演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盆山耦合的年代学证据。
本文测试得到鲁西隆起的淄博、莱芜、新泰三个地区的24个AFT样品和济阳坳陷南部井下19个碎屑颗粒AFT样品数据。通过AFT分析结果表明:(1)鲁西隆起区新生代以来整体表现为持续隆升的过程,泰山和新甫山是新生代始新世以来鲁西隆起区基底整体隆升的产物,裂变径迹所能记录到的两者开始隆升的时间分别为45Ma、42.3Ma,其中泰山在45~30Ma、27~21Ma有过两次明显的快速隆升过程;(2)莱芜地区莱芜盆地中的样品和泰山山体样品在AFT年龄上存在明显的耦合关系;(3)鲁西隆起区样品的AFT年龄与济阳盆地中样品的AFT年龄存在耦合关系,鲁西隆起区新生代以来是济阳坳陷的一个稳定物源区;(4)根据裂变径迹分析,推测朱家沟组为渐新统。
综合前人研究成果、AFT分析结果及济阳坳陷地震剖面资料,探讨了鲁西地区新生代的构造演化转换时期:鲁西地区新生代以来,由于受到西太平洋俯冲作用、郯庐断裂走滑作用、印度-欧亚大陆碰撞效应和壳幔均衡作用等因素的影响,经经历了三次明显的构造演化转化时期即:古新世65.5~57Ma进入隆-坳分异初始期;始新世45~30Ma进入隆-坳分异强烈期;渐新世27~21Ma进入隆-坳分异停止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