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黑龙江流域孕育过多个古代族群,他们在创造丰富物质文化的同时对中华文明的发展方向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肃慎族系在黑龙江流域活动范围最广,生活时间最长,该族系中的成员创造过多个独立政权,其中女真及其后裔更是两次入主中原。兀的哈是明代活动在黑龙江流域的以渔猎为生的古代人群,属于广义的女真。目前对兀的哈的遗传起源与流向以及女真与农耕文明、游牧文明人群的接触事件是否伴随着遗传影响仍不得而知。我们以发现于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龙江流域孕育过多个古代族群,他们在创造丰富物质文化的同时对中华文明的发展方向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肃慎族系在黑龙江流域活动范围最广,生活时间最长,该族系中的成员创造过多个独立政权,其中女真及其后裔更是两次入主中原。兀的哈是明代活动在黑龙江流域的以渔猎为生的古代人群,属于广义的女真。目前对兀的哈的遗传起源与流向以及女真与农耕文明、游牧文明人群的接触事件是否伴随着遗传影响仍不得而知。我们以发现于黑龙江省绥滨县东胜村的明代氏族墓地中的14具兀的哈人类遗存的牙齿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古DNA研究,运用群体遗传学分析手段来展现明代生活在黑龙江流域的兀的哈人群的遗传特征。通过DNA抽提、构建DNA文库、测序等手段,我们获得了这14个样本的全基因组数据。14个兀的哈样本中包括10名男性和4名女性,全部带有东欧亚类型的单亲遗传标记,多数类型均在黑龙江流域古代人群中有过报道。我们的常染色体分析结果表明兀的哈人群与黑龙江流域早期居民具有遗传相似性,其遗传特征由本地域早期居民与现代汉族相关人群混合形成,但其不是黑水靺鞨个体的后代。并且,我们在墓地中还发现了一名遗传离群男性个体,其具有黄河流域古代和现代人群的遗传特征。在与黑龙江流域现代讲通古斯语的少数民族进行比较后,我们发现兀的哈人群可以作为现代赫哲族和锡伯族的祖先人群。另外,在对新石器时期至现代黑龙江流域各人群的遗传特征进行对比后,我们发现该地域保持了人群遗传特征的长期稳定,但在汉代以后发生了多次波动。本研究从揭示兀的哈人群的遗传特征入手,推断出了该人群的遗传起源与流向,并追踪了历史时期游牧、农耕文明人群对黑龙江流域居民造成的遗传影响。同时,我们还从遗传学角度分析了黑水靺鞨个体、女真中的兀的哈人群、现代通古斯语少数民族之间的遗传关系,填补了肃慎族系各族群间血缘继承关系研究的空白。
其他文献
近年在长白山天池及邻区钻探了一系列深浅不一的钻孔,最深达4500m。揭示的地层序列结果表明,长白山天池火山及邻区火山地层序列自下而上可分为五个构造层序:(1)前新生界构造层,包括白垩系、侏罗系、奥陶系-寒武系、元古界和太古界。(2)中新世-更新世造台-造盾期洪泛玄武岩与湖沼相泥质沉积互层,穹隆状、盾状粗面岩、安山岩和玄武岩组合。(3)更新世-全新世造锥期碱流岩、黑耀岩、熔结凝灰岩和紫红色玄武质火山
随着当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事故越来越频繁地发生,网络攻击行为的检测也得到了研究人员的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机器学习的相关技术为网络攻击流量的检测提供有力的支持。根据机器学习算法对训练集标签的需求,可将其分为无监督学习、有监督学习和半监督学习算法,由于不同的算法间对于训练数据集的要求不同,各个算法会在分类的任务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其中仅采用无监督训练的算法不依赖训练集的标签,能够在最低数据成本的
乾北-神字井断凹地处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的长岭断陷内的中北部,断凹面积约为2.5×10~3km~2,地层最大厚度4600m,最大埋深8700m。断陷期发育地层为火石岭组、沙河子组以及营城组。本文利用钻井、岩心及测试分析数据等资料,结合地震解释,分析了研究区断凹结构及构造演化特征,并根据井震对比归纳出了研究区地震相与岩相的对应关系,进而综合砂体展布、砂地比、岩石类型、地震相等展布特征,确定了岩相展布特
近年来,松辽盆地早白垩世断陷层与坳陷层油气勘探基本进入高勘探阶段,勘探难度增大,成效降低,为寻找深层油气勘探新的接替领域,勘探重心逐步转移到中央古隆起带的基岩风化壳型油气藏。目前对于盆地内基岩风化壳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基底岩性、风化壳储层发育模式、成藏规律等的复杂性加大了勘探难度,制约了勘探进程。因此,研究基底风化壳岩性、结构特征、优势储层,总结提高对基岩风化壳储层的认识,明确成藏规律,对于松辽盆地
琼东南盆地作为南海西部天然气勘探的主要地区。近年来围绕琼东南盆地中部深水区内的松南低凸起永乐8-1优质天然气藏的发现,展现出前古近系基底潜山的勘探潜力,潜山油气藏成为南海西部天然气重点勘探领域。前期勘探揭示,松南低凸起四周环凹,烃源岩供给良好,但基底潜山油气藏的勘探时间较短、程度较低,对于松南低凸起潜山储层储集空间类型,潜山储层纵向分带特征、潜山成因类型划分及储层形成的控制因素需要深化研究。研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