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水库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是食物链的基础环节,极大地影响着水库中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对维持水生态系统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指示水库水质的重要生物。汉丰湖位于三峡库区澎溪河上游的开县境内,是为减小消落区对开县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而建的,其生态环境状况还对澎溪河下游及长江水环境状况产生极大影响。研究汉丰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影响因子对于评价水库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于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按照湖泊采样原则,在调节坝上(HF1)、下游(HF2)、东南河交汇(HF3)、东河入口(HF4)、东湖郡(HF5)、南河与头道沟交汇处(HF6)、南河石龙船大桥(HF7)和南河入口镇东大丘(HF8)设置8个采样点,通过对汉丰湖水的理化性质、营养盐浓度监测及对浮游植物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汉丰湖浮游植物时空变化规律以及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以期为汉丰湖水环境保护提供参考。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时间变化上分析,汉丰湖不同月份间的理化因子及营养盐差异极显著,其中水温随气温变化,pH表现为第三季度高于其他季度,溶解氧在11月出现极小值,悬浮物浓度呈现出泄水期高于蓄水期的规律,透明度与之相反;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与可溶性磷浓度则在蓄、泄水初期产生峰值,而总氮、可溶性氮和硝态氮浓度在蓄水期逐渐增高,泄水期逐渐降低至稳定。从空间变化上看,不同点位间理化性质差异不显著,而各营养盐浓度差异显著,且表现为在南河段(HF5~HF8)要高于东河至调节坝段(HF1~HF4)。垂直方向上,pH无明显差异,水温、溶解氧和悬浮物差异显著,且都表现为表、底层高于中层;磷与硝态氮浓度差异不显著,高锰酸盐指数和其余氮形态差异明显,各营养盐浓度均值呈现出表层>底层>中层的规律,其中,高锰酸盐指数与磷浓度在各点分层上有明显的东、南河差异。2、汉丰湖2014年鉴定浮游植物7门292种(包含变种及变形),其中以绿藻门和硅藻门种类最多,裸藻门和蓝藻门次之,隐藻门、甲藻门和金藻门种类较少。常见种为3门12种,以硅藻门最多,为7种,蓝藻门为3种,隐藻门为2种,优势种为6门40种,季度变化差异大,其中一至四季度优势种数分别为12种、15种、22种和18种。浮游植物密度与叶绿素a浓度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变化趋势相同,季度上均呈现为第一季度>第四季度>第三季度>第二季度,且在2月与10月出现峰值,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 Beij)和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 Uterm)是这两个月密度峰值的主要贡献者。3、汉丰湖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季度变化中,第一季度汉丰湖浮游植物最不丰富,第二季度各指数最大。点位变化中,东河入口(HF4)浮游植物最不丰富,南河入口(HF8)则相反。综合水质评价结果表明,汉丰湖2014年水质评价结果为β-中污型—清洁-寡污型。4、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与冗余分析(RDA)得到汉丰湖全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影响因子如下:第一季度受TN、DN、TP和NO3--N的影响最大;第二季度所选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影响不明显,仅硅藻门部分藻类受TP与SS的影响大;第三季度主要环境影响因子为水温、TN、DN和NO3--N;第四季度主要环境影响因子为水温、DO、CODMn、DP 和 NH4+-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