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132963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人均土地资源稀少,人地关系矛盾尖锐的国家。在我国要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5%左右的人口,如何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显得尤为重要。建国以来,我国的土地制度进行了三次大的调整,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已成为必然,土地流转也应运而生。目前,我国的土地流转主要是政府引导下的农民自发行为,形式比较多,程序比较乱,因此,急需政府科学引导。土地流转问题也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指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了政策依据。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体现了解决农村土地流转、完善市场体系的现实要求,也是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进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土地流转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且各地的情况不同,中央对此事采取谨慎的态度,只是对土地流转提出指导性意见,而对具体流转办法没做统一规定。本文通过广泛查阅文献资料与实地调研,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以河南省平顶山市为例,对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特别是通过马克思地租理论入手,深入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试图寻求妨碍土地流转的原因,为实现农村土地良性流转提供理论借鉴。全文共有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简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及可能创新之处。第二部分,马克思地租理论概述,阐述了马克思地租理论的形成,地租的内涵及实质,地租的形式以及马克思地租理论的历史价值。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土地流转的涵义和必要性,以及我国目前土地流转的形式和分类,并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的产权、价格、利益分配这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第四部分,以河南省平顶山市土地流转现状入手,总结其土地流转的特点、规律,发现存在问题,运用马克思地租理论对其问题给予分析,需求影响土地流转的症结所在,并在马克思地租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促进我国农村土地良性流转的建议和对策。主要从农地流转应以地租的形式有偿流转,建立以土地价格评估为重点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在维护农民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农地产权明晰化,健全完善多层次的农村土地流转保障机制这四个方面入手,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最后,对研究进行总的概述,并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其他文献
阐述了武汉市江夏区的气候、地形及资源概况和建设生态家园的必要性,提出江夏区107国道沿线新农村建设、花卉苗木基地建设、花卉苗木展示交易中心建设、杉木丰产林基地建设、
目的观察两种支气管导管应用于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单肺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月~2012年4月行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40例,依住院号的奇偶数分为支气管封
2009~2010年通过田间小区方法进行了6种杀菌剂防治马铃薯早疫病(Alternaria solani)的试验。结果表明:75%拿敌稳水分散性粒剂6 000倍、50%肟菌酯水分散性粒剂4 000倍、43%好力
环境问题是中国经济和社会未来发展的巨大隐患之一,同时也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温室效应、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环境问题不断向人类敲响警钟,警示人们“先发展、后治理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用于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和副作用的发生情况。方法将80例使用机械通气的术后重症患者分为Y组(右美托咪定组,42例)和M组(
目前马铃薯病虫害统计汇总资料,缺乏多种病虫害发生程度的综合指标,影响了资料的科学性、可比性和应用价值。为此,我们利用西吉县10年统计资料,采用Fuzzy向量综合Ⅰ、Fuzzy综
自硬盘发明以来,其存储密度和读写速度不断提高。作为硬盘技术中重要一环的磁头定位技术,也从最开始的导轨式定位发展到目前普遍使用的音圈电机驱动,定位的精度和速度都有了
通过对盘锦地区环境因素的分析,探讨了土壤、气候以及水源对稻米品质的影响,揭示了盘锦大米品质与产地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盘锦地区土壤为盐碱型,并包含火山灰成分,使其富
本论文主要探讨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简称独中)的发展策略。华文独立中学是由马来西亚民间华人社会所赞助、维持和创办的中学总称。目前,共有61所华文独立中学分散于马来西
加强农村信息服务建设,提升农村信息服务水平,是我国改善农村信息服务建设的客观要求,对于缓解"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客观分析我国农村信息服务建设中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