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纳粉芯丝材的Fe-Mn-Si-Cr-Ni记忆合金增材制造工艺、组织和性能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iedi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形状记忆合金是目前智能材料的典型代表,增材制造则被誉为21世纪具有颠覆性的先进制造技术,采用增材制造制备形状记忆合金及其构件,在“3D打印”的基础上增加了第四个维度,成为智能材料制备领域中极具发展潜力和前景的研究主题。然而,采用增材制造制备形状记忆合金时,会造成合金较为严重的记忆功能损失。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以微纳粉芯丝材作为增材制造记忆合金用材,发挥高沸点外皮包覆低沸点粉芯进而降低合金元素烧损,且通过将粉芯中部分元素纳米化即进行纳米掺杂实现强化合金母相等作用,进而抑制增材制造对合金记忆功能的不利影响”的新思路。研究中,以目前应用最广、耐腐蚀性较好的Fe-Mn-Si-Cr-Ni记忆合金为对象,围绕基于微纳粉芯丝材的Fe-Mn-Si-Cr-Ni记忆合金增材制造工艺、组织和性能进行研究,探索了Fe-Mn-Si-Cr-Ni记忆合金粉芯丝材的制备及其增材制造工艺,分析了掺杂不同比例纳米硅的五种微纳粉芯丝材增材制造Fe-Mn-Si-Cr-Ni记忆合金的微观组织特性,考察了其形状记忆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从而,为拓展Fe基记忆合金的应用领域提供技术支撑,并且丰富和发展增材制造用材尤其是增材制造用粉芯丝材及其相关理论。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和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探索了Fe-Mn-Si-Cr-Ni记忆合金粉芯丝材的制备及其增材制造工艺。通过对丝材制备过程中的配材方案、振动填粉、拉丝减径等环节的研究,获得了本文研究所需粉芯丝材的制备工艺;同时,通过建立粉芯丝材增材制造Fe-Mn-Si-Cr-Ni记忆合金过程三维瞬态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输出电流I、电弧扫描速度V下Fe-Mn-Si-Cr-Ni记忆合金粉芯丝材增材制造过程中温度场变化情况,阐述了工艺参数对Fe-Mn-Si-Cr-Ni记忆合金增材制造过程中温度场的影响规律,得出了粉芯丝材增材制造Fe-Mn-Si-Cr-Ni记忆合金优选工艺参数,即电流大小I=210A、电弧扫描速度为V=0.45m/min。(2)分析了增材制造Fe-Mn-Si-Cr-Ni记忆合金的微观组织特性。对比分析了掺杂不同比例纳米硅的五种Fe-Mn-Si-Cr-Ni记忆合金的微观组织、元素组成等组织特性。结果表明,纳米硅掺杂,能够打断合金铸态组织中树枝晶生长,使其逐渐转变为晶粒尺寸较小的胞晶或者等轴晶,而且随着熔融沉积层数的增加这种效果更加明显;同时,经过均匀化以及固溶处理后,合金组织均由奥氏体晶粒组成,其中,掺杂50%纳米硅合金的组织细化程度最为显著;此外,掺杂50%纳米硅的合金中,Si、Mn元素占比与理论占比最为接近且呈现增加态势,表明纳米掺杂对抑制增材制造过程中元素烧损具有积极作用。(3)考察了增材制造Fe-Mn-Si-Cr-Ni记忆合金的形状记忆性能。测量了掺杂不同比例纳米硅的五种Fe-Mn-Si-Cr-Ni记忆合金的形状记忆回复率,同时观察了合金形变、形变回复后的组织形貌,得出了纳米硅掺杂对合金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初步讨论了纳米硅掺杂对合金形状记忆性能的抑损作用。结果表明,随着纳米硅掺杂比例的增加,合金的形状记忆回复率呈现先上升后急剧下降的趋势,其中掺杂50%纳米硅合金的形状记忆回复率相较于常规合金提高了34.97%,掺杂100%纳米硅合金的形状记忆回复率相较于常规合金却下降了80%。分析认为,纳米硅掺杂有利于提高合金成分的准确性和强化母相,而纳米硅掺杂过量时由于其易团聚则会带来不利影响。(4)考察了增材制造Fe-Mn-Si-Cr-Ni记忆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对比了掺杂不同比例纳米硅的五种Fe-Mn-Si-Cr-Ni记忆合金在3.5%Na Cl溶液中腐蚀前后的组织形貌特征、极化曲线、腐蚀阻抗、腐蚀产物等方面。结果表明,随着纳米硅掺杂比例的增加,合金的耐腐蚀能力呈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这与其对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是一致的;当纳米硅掺杂比例为50%时合金的耐腐蚀性最好,而当纳米硅掺杂比例为100%时合金的耐腐蚀性最差。分析认为,纳米硅掺杂使得合金晶粒细化以及其保护了钝化膜生成的重要元素Si和Cr,使得增材制造Fe-Mn-Si-Cr-Ni记忆合金的耐腐蚀性提高,而过量的纳米硅掺杂由于团聚则会恶化其耐腐蚀性。
其他文献
模仿人类感觉系统的电子皮肤的研究近来引起了广泛关注,在人工智能,医疗保健监测,人工假体和人机交互电子学的应用方面也具有巨大潜力。本文基于压力传感器,选择具有高电导率、稳定的机械性质、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可弯曲性的碳纳米管作为导电材料。海绵具有三维多孔结构,碳纳米管涂层海绵,制备了一种具有三维多孔结构的压力传感器器件;同时制备碳纳米管涂层海绵电极,制备了一种电容式的压力传感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所示:
拉曼光谱技术被称为检测物质成分的“指纹光谱”,它的探测范围广、无需处理样品、拉曼谱峰尖锐、分析能力和处理能力强,是检测物质成分的重要分析方法之一。本文在月球表面物质探测的背景下,分析了拉曼光谱技术应用于月球表面物质探测的一些优势,并且根据前人使用拉曼光谱技术分析月球返回样本的研究,分析了拉曼光谱技术应用于月球表面物质探测的可行性。本文在综合考虑现有拉曼光谱技术的基础上,并根据月球表面的实际探测情况
为解决叶片制造企业在工艺设计与数控编程时存在的数据源不统一、工艺设计效率低以及工艺文件可视化不足等问题,本文将MBD技术引入到叶片工艺设计中,在NX软件平台上开发出一套基于MBD的叶片CAPP-NC系统。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有:(1)基于MBD的叶片CAPP-NC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在分析传统二维CAPP-NC系统工作流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MBD的叶片CAPP-NC系统的需求,构建具有五层结构的系
飞秒激光凭借本身突破衍射极限的优势可对纳米尺寸的金属材料进行加工。为了飞秒激光能在钛膜表面进行微纳加工,了解飞秒激光与钛膜相互作用是十分必要的。双温模型(TTM)是研究飞秒激光加热金属以及能量在金属内部进行非平衡传输的理论模型,而分子动力学(MD)模拟可以从原子尺度观察飞秒激光烧蚀金属过程中的微观结构演化。本文基于双温模型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飞秒激光烧蚀钛膜的过程,其过程中的应力传播和钛膜
吊杯式移栽机由于具有成穴、移栽一次性完成的优点,已成为移栽作业中使用较多的移栽机械,吊杯式栽植器作为吊杯式移栽机的主要作业部件,其工作性能直接影响移栽机的成穴及膜上成穴性能、成穴阻力及栽植品质。因此深入研究吊杯式栽植器的工作特性及其与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对于吊杯式移栽机械结构及性能的优化、栽植质量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课题组所设计的高速悬挂式自动移栽机的基础上,研究吊杯式栽植器在栽植
气动技术是一种以压缩空气为工作介质传递能量和信号的工程技术。气缸作为气动系统中最常见的执行机构,摩擦力会导致气缸性能严重下降,给气动系统带来安全问题。综合气缸发展,无摩擦气缸已经成为气缸研究的新方向。本课题将低摩擦气缸与气浮轴承结合,利用静压气浮原理降低摩擦力,使其能够应用于高精度的输出力响应控制场合。以静压气浮原理为基础,对气浮式无摩擦气缸展开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提出一种新型双作用气浮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国对空间的探索愈演愈烈。空间碎片对航天器的威胁、间谍卫星对领土的窥探和天基武器的应用等潜在威胁对空间成像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天基目标的成像识别主要由空间成像光学系统实现。传统空间成像光学系统使用可见光作为工作谱段,在空间目标成像方面存在不足,对于某些特种材料的目标可能出现观测不足的情况,且在夜晚时段无法实现观测成像,即便对于清晰成像的目标也可能因为形状普遍,难以辨认
三维五轴激光切割系统凭借其高效率、高精度、高适应性等特点,在汽车零部件、航空航天、模具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由于高性能三维五轴激光切割系统相关技术一直被国外设备制造商封锁,国内在该领域缺乏相应的设计方法与经验,导致国产同类产品存在着结构设计不合理、强度不足或过高、加工工艺落后等问题。因此,研发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维五轴激光切割系统,不仅能加快我国激光加工装备和产业的发展,更能保持中国制造业
经典的微积分理论对于研究光滑的规则的函数是很好的工具,而那些不光滑不规则的函数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这种函数在以前认为是不值得被研究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对于不光滑和不规则的函数可以而且非常有必要对其进行详细的数学描述及性质探究,因此分形插值函数应运而生.近年来分形插值理论在函数构造、维数计算以及性质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得到了许多好的结果,但是分形插值函数由于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大部分不规
金属塑料复合板材同时具有金属和塑料的优点,是一种具有高强度、抗冲击、耐磨损等性能的复合材料,能在特殊工况条件使用,应用前景十分广泛。本文通过对金属塑料复合板材的塑料流变学和摩擦磨损进行理论分析,以摩擦磨损性能为目标,通过对金属塑料复合板材压制成型,并对成型工艺进行优化分析,最终得到了摩擦磨损性能优越的金属塑料复合板材。本文的主要研究总结如下:(1)通过对摩擦磨损的物理理论和化学理论的分析,确定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