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现今时代的一种潮流,宪政无疑是各国政治体制转型的最佳选择。观察英美法等西方典型民主政治国家现行民主宪政体制,虽然其现行宪政体制具有内在一致性,但形式上却有着明显区别。这是因为其宪政道路是不同的。与英美两国相比,法国立宪之路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回顾法国实现民主宪政的历史,由于它循着激进、暴力的模式发展演变,高潮迭起,又大起大落,十分曲折。为什么一向崇尚理性的法兰西民族在一百多年的立宪过程中表现得反复无常?法国宪政史是否按其自身意愿而发展?为何法国立宪过程如此长期而曲折?原因在于法国立宪道路充斥着理想与现实的悖论。宪政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斗争的结果,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创了近代宪政之路,随之而来的便是法国和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爆发,法国由此走上立宪道路,第一次立宪高潮随之产生。在君主立宪派领导下,参照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法国首先建立起君主立宪政体。在法国社会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代,这一选择无疑是符合时代潮流,有利于社会的过渡的。然而随着国内封建势力的反扑和国外武装力量对革命的干涉,革命日趋激进,甚至走向疯狂,直到雅各宾派专政出现,法国立宪理想与现实悖论首次出现。雅各宾派全盘革命的狂妄、自由与平等的失衡导致极端民主出现,最终断送了革命。伴随着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革命激情退却,群众运动逐渐沉寂,第一次立宪高潮结束。第二次立宪高潮出现在1848年革命时期。随着法国资本主义和民主思想的发展,1848年2月法国爆发了“二月革命”。资产阶级共和派、小资产阶级民族派和以工人阶级为首的广大人民群众联合起来,推翻了路易·菲利普的七月王朝。资产阶级统治者试图仿效美国建立总统制共和政体,然而,事与愿违。1848年宪法造就的议会和总统两大权力互不相让,没有一个可以使二者保持平衡和解决它们之间冲突的机构,政体分权而不平衡。同时掌权的资产阶级不断打击无产阶级,更加重了社会的不稳定。在波拿巴派的精心策划下,第二共和国很快从总统权力日益加强演变到皇帝大权独揽的第二帝国,美国式总统制宪政理想破灭。19世纪60年代法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法国宪政基础得以确立,法国宪政实践迎来新阶段。随着第三共和国1875年宪法的制定,各政治派别在互相妥协的基础上法国立宪终于走出悖论。特别是经历1877年5月16日危机之后,法国议会制度发生变化,政党制度确立,法国政体趋于稳定。由此法国终于步入民主立宪的轨道。激进的法国人在为其宪政理想而努力的时候,却因忽略现实而接连失败。理想来自我们对现实的不满,因此从根本上说它是对现实的反应,属于应然的东西。理想的作用就在于它是一种价值目标,对社会进行构想和进行批判,但并不加入社会的运行;它对人类行为有影响却并不支配或强使其行动。作为彼岸的东西,它只作评判或发表宣言,但并不亲自去参与,这才是理想的真实面目。然而法国立宪进程中,掌权者的理想支配其行为,不顾现实国情,执意实现已定构想,最终导致理想与现实相悖,立宪之路不免曲折而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