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矿工图》组画是卢沉先生(1935-2004)与周思聪老师(1939-1996)合作完成的,它是20世纪中国人物水墨画的代表作。对这组画的分析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主题上看,《矿工图》主题上的现实主义与《流民图》一脉相承。另一方面,从形式上看,《矿工图》超越了现实主义绘画的边界,以夸张、变形、拼贴等现代主义绘画手法进行创作。创作者是在过去一元化体制式成长的,而《矿工图》是他们摆脱掉一元化创作困境,表达画家对真实情感的起点,从而完成了由直感人生到表现人生的过渡。在此之前,画家们偏重描绘再现,情感强烈而单纯;而《矿工图》以抒发精神上的感受为主。之所以在画中放弃了现实主义的技法,正像周思聪老师所说的:“不能用技巧画画,而是要用感情画画,有这一条,无论你表现形式如何,抽象、变形,都是感情决定的,取决于感受。”“夸张变形,无非是为了更充分表现感情,扩大意境……”。因而在造型上,两位创作者在互相探究下,选择了新的形式语言,吸收了表现主义的手法,大胆地进行夸张和变形,并对空间压缩重叠。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他们的真实感受。作品不仅表现出了一种民族情感,还表现出对一种普遍的生存忧患意识,画面上沉重的表现形式正是这样一种人道主义精神和感情的吐露。同时这也是他们知识分子的社会良心的发言,是对历史使命的自觉承担的精神体现。《矿工图》在艺术语言上所做出的改变,在当时是与文革时期刻画“正面人物”的方法相悖的,当作品面世后,曾有过“丑化工人形象”之类的批评,甚至有人说这是历史的退化,“这是从人到猿”。然而,这种批判却无碍于它在社会上发出影响,创作者在画面中表现出来的新的艺术对当时人们的已经麻木的审美观起到了一定的改变作用。现在《矿工图》作为水墨表现形式的转折性、代表性作品已为人们普遍接受,而卢沉先生和周思聪老师,也以其成就成为后来者滋养的源泉,所达到的水墨人物画里程碑式的新高度,必将为后人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