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三家政策性银行成立八年来,基本形成了政策性金融管理的体制框架,初步确立了政策性银行在金融体制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在配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实施,筹集和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建设,支持农副产品收购,支持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的出口,促进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换代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政策性银行在改革环境、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已暴露出不少问题和矛盾,潜伏着较大的经营风险。随着资本市场的高速发展,为政策性银行的业务经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各国政策性银行不仅利用资本市场解决了自身难以解决的资金来源、资金运用、风险防范等问题,还通过资本市场运作开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在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变化的背景下,我国政策性银行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广泛借鉴国际经验,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健全市场运作机能,适时地开展资本市场运作。全文分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政策性银行开展资本市场运作的国际考察。从国际视野的角度,对国外政策性银行开展资本市场运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比较,并选取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日本政策投资银行(DBI)和韩国产业银行(KDB)等三家较有代表性的政策性银行为例,指出我国政策性银行开展资本市场运作具有良好的国际经验,是符合国际金融业发展趋势的选择。第二部分为我国政策性银行开展资本市场运作的理论分析。从我国政策性银行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政策性银行在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资本市场运作能够为政策性银行开辟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并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政策性银行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展资本市场运作。 第三部分为我国政策性银行开展资本市场运作的途径探讨。在国际论证和理论论证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对我国政策性银行开展资本市场运作的途径进行了探讨。文章提出,我国政策性银行应从扩充资本金规模、增加资金来源渠道、拓展资金运用方式三个方面开展资本市场业务,并注意避免几个认识误区:首先,不是把政策性银行办成投资银行,而是利用资本市场为存量服务;其次,政策性银行不是与商业银行抢市场,而是更好地为政策性目标服务;最后,政策性银行开展资本市场运作必须注意防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