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空气污染及气象条件与呼吸系统疾病急诊就诊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swhzx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通过收集广州市2013-2015年的呼吸系统疾病急诊就诊数据,以及同期的空气污染和气象因素数据,分析空气污染对总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和哮喘急诊量的影响及其滞后效应和累积效应;2.分析不同气温和湿度条件下,大气污染对总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以期为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空气污染应急措施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应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1.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对广州市2013-2015年间的呼吸系统疾病急诊就诊数据、空气污染和气象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对疾病数据按照性别、年龄进行分类汇总,使用R 3.6.3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Spearman相关性检验;2.在R 3.6.3中建立广义相加模型,分析空气污染对呼吸疾病发病的影响及其滞后和累积效应;3.按气温和相对湿度分层,分析不同气候条件下空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疾病急诊量的影响,并对性别和年龄进行分层。结果:1.2013-2015年,广州市SO2、NO2、O3、PM10和PM2.5的日均浓度分别为16.20 μg/m3、49.80 μg/m3、83.30 μg/m3、66.10 μg/m3、45.40 μg/m3。研究期间呼吸系统疾病急诊量共1240615人次,其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602427人次,支气管炎 137882 人次,COPD 111919 例,哮喘 14755 人次。2.SO2、NO2、O3、PM10和PM2.5之间,除NO2与03之间无相关性,其他污染物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温度与NO2、PM10和PM2.5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03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相对湿度与SO2、O3、PM10和PM2.5之间呈负相关关系。3.在对时间长期趋势、温度、相对湿度和星期效应等调整后,SO2、NO2、O3、PM10和PM2.5日均浓度每升高10 μg/m3,呼吸系统疾病急诊量增加 0.75%(95%CI:0.62%-0.88%),1.77%(95%CI:1.65%-1.89%),0.36%(95%CI:0.30%-0.42%),0.92%(95%CI:0.85%-1.00%)和1.10%(95%CI:1.00%-1.2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诊量增加1.22%(95%CI:1.04%-1.40%),2.05%(95%CI:1.87%-2.22%),0.41%(95%CI:0.33%-0.49%),1.15%(95%CI:1.04%-1.26%)和 1.36%(95%CI:1.21%-1.51%);支气管炎急诊量分别增加 0.69%(95%CI:0.32%-1.07%),1.38%(95%CI:1.03%-1.73%),0.64%(95%CI:0.50%-0.78%),1.15%(95%CI:0.93%-1.37%)和 1.48%(95%CI:1.18%-1.78%);COPD 急诊量增加 0.75%(95%CI:-0.43%-1.94%)、1.53%(95%CI:0.38%-2.69%)、0.46%(95%CI:-0.12%-1.04%)、0.85%(95%CI:0.10%-1.60%)和 1.25%(95%CI:0.27%-2.25%);哮喘急诊量增加 1.17%(95%CI:0.18%-2.16%)、2.48%(95%CI:1.45%-3.51%)、0.83%(95%CI:0.32%-1.34%)、1.33%(95%CI:0.69%-1.96%)和1.55%(95%CI:0.67%-2.44%)。在各类呼吸疾病中未发现明显的性别差异,而在年龄分层中发现0-14岁儿童比成人和老年人更容易受到大气污染的影响。4.按照低温(t≤17.3℃)和高温(t≥27.1℃)分层后发现在总人群、男性、女性、0-14岁和15-64岁人群中,单污染物的效应均表现为在低温时,污染物浓度升高对人群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的危害比高温时更大。在双污染物模型中,气态污染物在低温时对呼吸系统的危害更大,而颗粒物的效应则在引入NO2后,表现为高温时颗粒物对呼吸健康的影响更为明显。5.按照低湿(hum≤73%)和高湿(hum≥86%)条件分层后,研究发现在高湿度时S02浓度升高对人群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的危害比低湿度时更大。而03的效应表现为低湿度时,污染物浓度升高对人群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的危害比高湿度时更大。NO2、颗粒物与03共存时,会使NO2和颗粒物的效应在高湿时相比低湿时更为显著。在低湿和高湿条件下,NO2、PM10和PM2.5对各人群的效应均表现为随污染物浓度升高,呼吸系统疾病急诊量增加,但未在这三种污染物中观察到不同湿度条件下的组间差异。结论:1.广州市SO2、NO2、O3、PM10和PM2.5浓度与总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和哮喘的急诊量存在显著关联,NO2、PM10和PM2.5对COPD急诊就诊有显著影响,且各污染物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均存在明显的滞后和累积效应,而不同污染物对各类呼吸系统疾病的最佳滞后期不全一致。2.在总人群、男性、女性、0-14岁和15-64岁人群中,低温时大气污染对人群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的危害比高温时更大,且气态污染物在低温时对呼吸健康的危害更大。3.低相对湿度时,NO2、O3和颗粒物对人群呼吸健康的影响更为明显,而在高相对湿度时,S02对呼吸健康的影响更为明显,以及NO2和颗粒物与O3共存时,会使NO2和颗粒物的效应在高湿时相比低湿时更为明显。4.<15岁人群比成人和老人更容易因大气污染物浓度升高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的急性发作,尤其是NO2对各类呼吸系统疾病的累积效应在儿童中更为明显。
其他文献
目的:恩替卡韦(ETV)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48周不完全病毒学应答(PVR)比例越来越高,此时调整治疗策略会给部分患者带来临床不良结局的风险。本研究采用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病毒学和血清学指标,预测HBeAg阳性CHB患者应用ETV治疗48周PVR,指导临床早期调整治疗方案。研究方法:1.入组患者:2018年1月起开始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医院感染科诊断的HBeAg阳性CHB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翻译不仅可以促进我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同时还能够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精粹向全世界传播与发展,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风土人情不同,在翻译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翻译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这反而影响到了茶文化的有效传播。对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注重分析茶文化的内涵,并开展茶文化翻译教学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茶文化进行分析,深入了解茶文化的内涵,并
目的:胰腺纤维化(pancreatic fibrosis,PF)是慢性胰腺炎及胰腺癌等多种胰腺疾病的病理组织学改变,与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的发病机制、疾病进展和治疗反应密切相关。PF的早期发现和分期是重要的且具有挑战性的临床目标。本文旨在多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基础上,探讨影像定量特征在评估PF的早期诊断及分期中的作用。研究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12月至2020年5月间,行胰腺切除手术且断端经组织
目的:探讨肠道缺失胆道胆汁后IAP在肠黏膜中的表达变化及胆汁对肠上皮Caco-2细胞模型中IAP表达的影响。方法:1、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作为(1)假手术组的对照组(Ctrl组,n=10)、(2)胆汁外引流组(ED组,n=10)和(3)梗阻性黄疸组(OJ组,n=10)。于术后第7天留取回肠标本。应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染色测定大鼠肠黏膜IAP表达量。2、采用不同
目的:最近一种新提出的消化道出血危险评分-ABC评分系统对上消化道出血与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死亡均有较好的预测能力,本研究旨在评估ABC评分系统对消化道出血患者死亡和临床干预措施的预测能力。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1日就诊于我院急诊科的消化道出血患者数据。根据患者入院时情况对患者进行Glasgow-Blatchford(GBS)评分、AIMS65评分以及ABC评分,并通过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表现特征,评估CEUS对FNH的诊断价值,并与增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增强CT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病理证实为肝脏FNH患者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资料,对比性别
目的:收集我科经超声内镜诊断为胆总管结石的超声图像,通过对比人工智能、超声内镜医师以及人工智能联合超声内镜医师对胆总管结石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等指标,研究人工智能在超声内镜诊断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内镜诊治中心从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超声内镜诊断为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及超声内镜图像964例,同时收集确诊胆总管结石阴性患者的病例
针对目前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存在的师资融合不足、课程体系信息化技术应用不足、协同育人机制的可持续发展内驱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基地+平台”一站式实践基地建设。通过构建“线上+线下”的产教融合开放格局,优化了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促进了校企合作,并在产教深度融合和可持续发展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目的:近年来测定唾液中胃蛋白酶浓度是胃食管反流病无创性检查的新方法,逐渐被国内外学者广泛研究,但关于唾液胃蛋白酶的采样时机及诊断阈值等尚未达成共识。本文对清晨刚醒时与三餐后1小时唾液胃蛋白酶浓度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价值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108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及3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令所有受试者完成胃镜检查。病例组根据内镜下有无糜烂性食管炎分为糜烂性食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对不同程度肝硬化患者进行左心室各节段心肌应变及同步性的评价。研究方法:利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对不同肝功能分级肝硬化患者与正常健康对照组的左心室各节段心肌应变及同步性进行分析。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感染肝病病房、第二消化内科病房确诊的肝硬化患者80例作为实验组,按照Child-Pugh分级,分为A级组30人,B级组2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