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指令”到“行动”:公立学校的变革政策执行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_bright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是对公立学校执行课程改革政策行为的深度剖析。它力求描述微观层面政策执行的实然过程、抽取学校组织执行变革政策的行为模式、揭示这一看似“自明”现象背后的行动逻辑。借助案例研究方法,笔者对苏州市S中学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实地调查。通过观察、访谈、实物搜集、问卷发放等手段充分获取了该校执行课程改革政策的一手资料。基于对数据的质化分析,主要结论分述如次:(1)学校的课程改革是在多级化的政策“指令”下开启的。“会议”、“培训”及“日常实践”是教师解读政策意义、建构行动依据的主要场景。其中,日常实践是教师将“文本政策”转化为“实践政策”的核心环节。教师对“政策意义”的建构活动贯穿于执行的全程。(2)学校的课改政策执行基本上可分为“规划筹备”、“实验探索”和“巩固提高”三阶段。“召开会议”、“制定规则”、“组织培训”、“开展交流”、“听课评课”、“多重奖励”是惯用举措,其实质为一系列科层管理权力的运用。(3)概言之,学校的全部执行行为可归为“意义形成”、“行动实施”和“成果展示”三大“系统”,各系统有机互动构成学校政策执行的恒常模式。该模式使学校成员对政策的解读“本地化”、工具的运用“单一化”、成果的输出“表面化”。整体上,课改政策的执行并没有使课堂教学发生根本转变。(4)模式化的政策执行是学校组织制度逻辑“编程”的结果。科层组织中的“行政逻辑”和学校情境下的“认知逻辑”作为两股强势的约束力量,分别决定着学校执行政策的基本程序和手段、左右着学校成员建构政策意义的主要原则和倾向。此外,诸多源自历史传统的行为惯习和学校环境的制度脚本也以“无声强迫”的方式操控着学校的政策执行。(5)任何的深度变革必然呼唤人们摆脱既有制度“铁笼”的笼罩。学校成员有必要在政策执行的实践中提升自我反思的理性自觉意识,并在当前的“渐进性改革”中探索成为变革主人的可能途径。
其他文献
对国内外旋转热管的理论研究、应用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旋转热管的研究工作已呈现从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的趋势,未来的研究重点宜立足于工业新产品的开发。
当归注射液为单味中药当归的提取液,用于治疗腰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支气管哮喘,妇科病等。本文对其临床新应用作一综述。
目前,城市景观色彩设计已受到国内外的普遍重视,景观色彩设计已经成为一座城市文化好坏的标识。苏州是一座拥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现代化文化古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和城市的
近年来,脑卒中后遗症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社区治疗中,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因其显著的治疗效果得到了很多认可。中医适宜技术种类繁,主要分为针灸、推拿、中药外治三大类,
长期以来,高校是以教学和科研为高校经营活动的中心工作,内部会计控制的重心偏于教学和科研经费的控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学校的日常教学管理活动和高校发展建设中没有得到
根据教师对教学的认识和把握程度,可将教学从低到高,分为授之以鱼、授之以渔、激之以欲、化之以育和奉之以爱五种境界。这五种境界的教师依次为拙师、匠师、能师、真师和人师
国有资本结构调整是实现国有资本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调整国有资本结构的目标应是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结构调整的重点应放在盘活存量资产,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营水平,使资本结构
物流产业作为许多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业化进程中最为经济的服务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速,企业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的各级地方政府就开始了行政效能监察的实践,至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迄今为止,中国的行政效能监察是依据地方的规范性文件进行的,法律及行政
党政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的支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成功的关键,教育培训历来是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素质与能力的重要途径和直接通道。面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