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跨境河流小白河为研究对象,基于有色金属矿区选矿废水对河流污染的现状,通过对沉积物中表层、中层、底层重金属的含量及赋存形态的测定,初步探明研究区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浓度范围以及不同重金属的主要赋存形态,探讨重金属在沉积物中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对沉积物中重金属进行风险分析,可为治理类似重金属污染河流以及指导定期清淤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沿水流方向不同重金属元素变化规律存在差异,基本呈现B、D断面含量大于C断面的变化规律;其中Cu含量均呈入口含量高于出口的变化规律;As、Zn在1月、4月、7月均呈入口含量高于出口的变化规律,在10月呈相反的变化规律;Mn在1月、7月均呈入口含量高于出口的变化规律,在10、4月呈相反的变化规律;Co在10月、1月、4月均呈出口含量高于入口的变化规律,在7月呈相反的变化规律。同时由于2、3、4号采样点位置的差异导致不同采样点重金属含量的分布存在差异。(2)河岸生态带沉积物重金属全量垂直分布特征存在差异,As、Cu、Co呈表层富集的特征,10月、4月、1月份沉积物Mn含量呈底层>中层>表层的分布规律,Zn含量呈中层>底层>表层的分布规律;7月沉积物中Mn呈底层>表层>中层的分布规律。(3)河岸生态带沉积物中As、Co、Cu主要以残余态形式存在;10月沉积物Mn主要以可提取态形式存在;Zn在表层和底层沉积物中主要以可提取态形式存在,中层沉积物中主要以残余态形式存在。1月Co在底层沉积物中主要以可提取态形式存在;7月沉积物中Mn、Zn主要以可提取态形式存在。(4)研究区内表层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的As总体呈B断面>C断面>D断面的变化规律;不同形态的Co、Mn变化规律存在差异,可提取态呈总体呈现D断面>C断面>B断面的变化规律;不同形态的Cu变化规律存在差异,可提取态呈总体呈现B断面>D断面>C断面;不同形态的Zn变化规律存在差异,可提取态呈总体呈现D断面>B断面>C断面。不同形态的重金属垂向分布规律也存在差异,随着采样深度的增加,总体呈残余态重金属含量明显减少。(5)研究区重金属污染严重,Mn、Zn、As、Cu、Co均为主要的污染物,生态风险较高,As、Zn、Mn是主要的生态风险因子,但RAC风险评估指数法表明,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Mn、Zn的有效态含量最高,As不存在生态风险。在进行环境评价治理时,要综合考虑多种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既要重视重金属总量带来的环境风险,又不可忽视能被生物直接利用部分重金属带来的环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