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全长1794公里,是我国最长的人工河。长期以来,由于城市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大运河的环境遭到破坏;由于人们的不重视,大运河的文化也面临着消亡的危险。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在进行中的京杭大运河的申遗工作。随着京杭大运河的申遗工作如火如荼的展开,大运河沿岸各城市都采取了一定的开发保护措施,虽然有些城市取得了成功,但从整体上来说,京杭大运河的开发保护以及申遗都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阐述了当前京杭大运河的现状和在申遗进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分析了在申遗背景下,京杭大运河景观设计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总结了国内外运河景观治理的成功经验,试图运用景观美学和景观生态学等相关理论,研究一套科学合理的京杭大运河的景观设计方法体系,并以京杭大运河山东聊城段的景观设计研究为例进行了论述,指出京杭大运河景观设计的重点在于生态景观的修复再生和人文景观的传承发展两个方面,希望可以通过改造,改善京杭大运河的生态环境、景观面貌,弘扬大运河文化,提升运河沿岸城市的文化品质和人文气象,并顺利完成京杭大运河的申遗工作。本论文的具体脉络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是第2-5章,为本文的正文:第二章对京杭大运河做了详细的介绍;第三章描述了京杭大运河的申遗现状,并结合世界遗产的申请标准,总结了大运河申遗的制约因素,分析了在申遗背景下京杭大运河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对运河保护工作的着力点提出建议;第四章为国内外运河景观成功案例的经验借鉴;第五章以京杭大运河聊城段为例,首先分析了大运河聊城段的现状以及聊城段运河治理的初步成果,然后指出聊城在运河的保护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对大运河聊城段的改造建议,运用景观美学和景观生态学等原则,对聊城段运河的开发保护做了详细的规划并提出了具体措施。第三部分为结论,对全文做总结。京杭大运河的景观设计研究是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的有效手段,也是大运河成功申遗的工作重点。在运河申遗背景下,京杭大运河景观设计研究要从生态环境的修复再生和人文景观的传承发展两方面着手,才能使古运河焕发勃勃生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