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SPECT脑灌注显像、MRA及CDFI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应用价值,力求寻找早期诊断VBI较客观可靠的诊断指标;(2)利用SPECT观察VBI急性发作期局部脑血流灌注(rCBF)的特点及敏使朗对VBI的干预作用。方法将临床确诊为VBI的患者63例,于发作期全部进行MRA检查;其中32例进行了SPECT检查,同时与12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分析;30例进行了CDFI检查,对三种检查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药物敏使朗12mg,一日三次,口服,疗程2周或更长,其他治疗方法相同。本实验有16例VBI患者于间歇期复查了SPECT,对其进行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及脑血流灌注成像的定性及半定量分析。结果(1)、VBI患者MRA检测阳性率为57.1%,SPECT检测阳性率为78.1%,CDFI检测阳性率为46.7%,SPECT分别与MRA、CDFI比较有统计学差异;(2)、MRA检查结果中仅有1例BA异常,表现为狭窄;VA狭窄者28例(77.8%),闭塞者8例(22.2%);其中左侧VA异常者11例(30.6%),右侧VA异常者18例(50%),双侧VA异常者7例(19.4%);(3)、CDFI检查结果中VA血流速度异常者12例(52.2%),VA狭窄者7例(30.4%),VA闭塞者4例(17.4%);(4)、SPECT目测显示VBI急性发作期患者rCBF左侧异常14处(31.1%),右侧异常31处(68.9%),右侧明显高于左侧;且以颞叶、小脑、枕叶等区血流灌注减低较明显,这些部位正是椎基底动脉供血分布区,部分患者同时出现或仅有颈内动脉系统分布区血流低灌注,如顶叶、基底节区等;(5)经半定量分析后VBI组的脑血流灌注在多处较对照组减低,在颞叶、顶叶、小脑、丘脑、底节区处有统计学意义;在左右比较上,左右不对称,右侧脑血流灌注普遍低于左侧,但在颞叶、顶叶、底节区处有统计学意义,以顶叶、底节区最为显著;(6)、16例VBI病人于间歇期复查了SPECT,其中有4例显示异常(25%);(7)、16例VBI患者经敏使朗治疗后,其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及脑血流灌注普遍高于治疗前,在颞、顶、枕、小脑处脑血流灌注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在小脑尤为显著。结论(1)MRA、CDFI可以很好地评价VBI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椎基底动脉,尤其是椎动脉血管形态学变化,但二者无法提供后循环供血区域真实的灌注情况以及侧枝循环代偿能力,且对于VBI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诊断阳性率低于SPECT;SPECT在评估脑血流灌注及客观评价疗效方面具有很大价值,特别是其可以适时观察VBI患者的血供情况,为治疗方案的制定,可提供客观依据,认为SPECT对VBI更具有诊断价值;(2)VBI急性发作期患者脑血流灌注异常可同时波及椎基底动脉系统和颈内动脉系统,但仍以椎基底动脉系统为主;(3)、VBI间歇期部分患者脑血流仍处于异常状态,进一步提示SPECT对VBI间歇期检查的意义,提示加强VBI间歇期的治疗意义重大,可能防止部分VBI患者病情复发或阻止后循环脑梗死的发生;(4)、敏使朗作为一种新型的甲黄酸倍他司汀类药可能是通过增加缺血区脑血流灌注以及改善多种病因学的角度发挥其有效治疗VBI的作用,但因本实验样本例数偏小,且因医学伦理学的缘故,未设空白对照组,其作用机制和疗效有待于进一步临床观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