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直接语音评估、雾镜检查及吹气实验分别对早期(≤18个月)与晚期(>18个月)腭裂修复术后患者语音清晰度、过高鼻音与腭咽闭合功能进行评估,了解不同手术时机患者的语音及腭咽闭合功能状况,并通过相互比较,评价早期腭裂修复术对患者语音及腭咽闭合功能的影响。方法第一部分: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早期腭裂修复术患者(A组)、延期腭裂修复患者(B组)及正常儿童(C组)进行研究。由2名语音师采用语音字表直接对3组儿童进行语音评估获取测试对象的语音清晰度与过高鼻音,并通过组间方差分析了解不同手术时机对患者语音清晰度及过高鼻音的影响。第二部分:由2名有经验的医师分别对A、B组患者进行吹气实验与雾镜实验检查。其中,吹气实验检查时要求每名患者吹气不得少于5次,记录每次吹气持续时间,以秒为单位,取其平均值;雾镜实验检查时嘱患者发“p”音测定其圆心至气雾到达的最远距离,连续5次,以厘米为单位,取其平均值。结果采用T检验,了解不同年龄手术后患者的腭咽闭合情况。结果1.语音清晰度:A组患者语音清晰度最低为78% ,最高为94%,平均为88.2%;B组最低为36%,最高为90%,平均为64.1%;C组最低为86%,最高为96%,平均为91.4%。采用方差分析发现语音清晰度在A与B组、B组与C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A组与C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2.过高鼻音:A组无过高鼻音者3例,轻度11例,中度3例,重度0例;B组无过高鼻音者0例,轻度1例,中度7例,重度11例。A组与B组在过高鼻音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雾镜实验检查:A组气雾最长为2.4cm,最短为0.8cm,平均为1.5cm;B组气雾最长为5.2cm,最短为2.8cm,平均为4cm。采用配对t检验发现两组鼻漏气程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吹气实验检查发现,A组最长时间为18s,最短仅4s,平均13.5s;B组最长时间为22s,最短为10.2s,平均为15.9s。配对t检验证实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8月龄前行腭裂修复术的患者其语音清晰度明显好于延迟手术者;同时其腭咽闭合功能亦好于延迟手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