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分别用异丙酚或10%水合氯醛全身麻醉下42℃全身高温30 min建立热应激模型大鼠下丘脑和血浆β-内啡肽的表达、海马区神经元凋亡情况和热痛阈的改变情况;研究异丙酚对全身高温大鼠下丘脑和血浆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在此过程中的神经元保护和应激镇痛等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1.动物分组及模型制备随机将72只实验鼠分为3组:对照组(C组)、热应激模型组(M组)和异丙酚麻醉高温组(HP组),M组和HP组再分为高温后2h、6h、12h、24h 4个亚组(分别记为T1、T2、T3、T4),每组8只,C组8只(记为T0)。对照组只普通实验室喂养,不进行特殊处理。高温应激组分别用10%水合氯醛3.0 mL·kg-1或异丙酚100 mg·kg-1腹腔注射全身麻醉后,仰卧位固定于手术台上,采用红外线辐射型加温装置(450W,50Hz)距离大鼠40 cm全身均匀照射加温建立热应激模型,同时将电子测温仪探头插入直肠3~4 cm监测直肠温,使大鼠直肠温度升高至42℃并保持30 min。高温过程中用微量泵以16 mL·kg-1·h-1的速度经腹腔补充平衡盐液,及时补充液体使体内的水、电解质均维持在正常范围内。2.大鼠热痛阈测定将大鼠固定在特制塑料筒内,右后肢置于筒外,待大鼠安静后用辐射热源(450W,50Hz)距离大鼠20 cm照射其右后足垫部,记录照射开始至大鼠出现缩足逃避反射的时间间隔,即热刺激回缩潜伏期(paw withdrawalthermal latency,PWTL),相邻两次照射间隔3分钟,共重复测定3次,取平均值作为热痛阈。为防止过度受热损伤,控制持续照射时间小于60 s。3.β-内啡肽指标测定热应激组大鼠分别于高温后2 h、6 h、12 h、24 h时测定大鼠热痛阈,然后快速处死动物,断头取脑、取血,按解剖结构分离脑区,取丘脑部分,吸去血迹,称重,快速加入1 mL生理盐水研磨,匀浆后4℃3000 rpm离心15 min取上清,置-20℃低温冰箱保存待测。取静脉血2 mL,注入含有7.5%EDTA·Na2 30μL和抑肽酶40μL的试管中,4℃3000 rpm离心10 min取上清,置-20℃低温冰箱保存待测。对照组大鼠不进行高温处理,仅测定热痛阈,取脑、取血,操作同高温组。β-内啡肽的检测严格按照放射免疫测定盒使用说明书进行,计算每mg丘脑组织和每mL血浆中β-内啡肽的含量。4.神经元凋亡测定取部分海马区脑组织,放于4%多聚甲醛磷酸缓冲液浸泡固定24h,后连续冰冻切片,原位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dUTP标记(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按说明书操作,DAB显色,光镜下观察,细胞核中出现棕黄色颗粒者为TUNEL阳性细胞,即凋亡细胞。高倍镜下(400×)分别连续计数100个神经元细胞,计数TUNEL阳性细胞个数的平均值,凋亡率=TUNEL阳性细胞数%。5.统计学处理采用随机分组设计,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变量的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热痛阈的比较与C组相比,M组和HP组热痛阈升高(P<0.05);与M组相比,HP组在T2、T3时升高(P<0.05),在T1、T4时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下丘脑β-内啡肽水平比较与C组相比,M组和HP组丘脑β-内啡肽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与M组相比,HP组β-内啡肽表达在T2、T3时升高(P<0.05),在T1、T4时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浆β-内啡肽水平比较与C组相比,M组在T1时点和HP组在T1、T2和T3时点血浆β-内啡肽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与M组相比,HP组血浆β-内啡肽表达在T2、T3时升高(P<0.05),在T1、T4时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4.高温后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对照组神经元形态正常,高温组在24 h后出现较多免疫阳性凋亡细胞,呈棕黄或棕褐色染色,凋亡神经元体积缩小,外形不规则,核染色质浓缩、边聚,附着于核膜内表面成新月形或环状,有凋亡小体形成。与C组相比,M组和HP组凋亡神经元增多(P<0.05);与M组比较,HP组凋亡神经元百分比降低(P<0.05)。结论:全身高温可使大鼠体内应激激素剧烈增加,β-内啡肽既是一种应激激素又是体内重要的内源性镇痛物质,可减弱机体在高温反应中对热和疼痛刺激的不良生理反应。热应激过程能增加大鼠下丘脑β-内啡肽的表达并提高其热痛阈,从而发挥一定程度的止痛作用;全身高温过程中腹腔注射100 mg·kg-1剂量的异丙酚行全身麻醉可以减少高温后早期24 h内丘脑组织尤其是外周血浆中β-内啡肽的下降幅度,从而增强机体的热适应能力并发挥抗应激和神经元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