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在外科实践中,有相当部分病情的变化和治疗行为发生于解除梗阻后。胆道梗阻患者解除梗阻术后有较高的并发症和死亡率。所以,解除梗阻后的研究也是相当重要。以前所用的解除梗阻后动物模型通常是狗、猪等较大动物。从经济角度看,成本较高,不适于大批量实验。我们设想利用大鼠制作解除梗阻后模型,成本低,适于大批量实验和某些特殊基因型相关疾病的研究。 方法 Wistar大鼠,雄性,体重:250g-300g,30只(假手术组5只)。医大二院动物室提供。常规饲养,不限饮食。塑料导管:直径:1mm左右,长度:1.0cm-1.5cm,可以应用输液器“头皮针”连通管。显微器械,显微缝线。日本日立公司7600—0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实验步骤和方法:胆总管结扎阶段:采用苯巴比妥钠麻醉,100mg/kg体重,腹腔内注射。上腹正中切口,长1cm左右。将十二指肠向内下翻转即可显露胆总管。一般直径在0.3mm-0.5mm左右。在其靠近十二指肠端双重结扎。通常中间不切断,防止其回缩。腹壁双层缝合。术后不限饮食。胆道再通阶段:胆总管结扎后一周左右,苯巴比妥钠麻醉,80mg/kg体重,上腹原切口右侧旁切口,长1.5cm左右。经一周左右时间,胆总管结扎上段明显扩张,管壁亦相应增生、增厚,有一定强度。一般为直径0.5cm-1.0cm椭圆型囊。用显微缝线固定十二指肠和扩张胆管4针,a、d留单尾标记。分别在固定线向外的十二指肠和胆管上各缝一针支持线e、f。在固定线和支持线之间,分别在十二指肠和胆管上戳孔,直径1.0mm,将预先准备好的支持管插入两口中。结扎胆管壁e和十二指肠f两支持线为g,再于结扎的支持线g和固定线两侧保留的标志线aJ之间分别缝合1,2针。可以在直视下完成。 结扎后7天8只、再通后5天10只取血取肝。进行再通前后血胆汁酸、胆红素和肝脏病理改变进行比较。统计采用Excel-检验。 结 果 1.一般情况:25只大鼠中,死亡7只。2只死于胆总管结扎术后,1只麻醉意外,另二只原因不明。有5只死于胆道再通术后。2只麻醉意外,2只感染,1只死于腹腔内出血。胆汁漏2只,没有死亡。死亡率24%,胆汁漏发生率8%,感染发生率8%,出血发生率4%。 2.胆管结扎再通术前后生化指标的变化:胆管结扎7天大鼠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总胆汁酸较假手术组均有所增高。施行胆肠置管再通术后5天,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总胆汁酸均明显下降帅<0.of*而间接胆红素下降不明显瞩>0.05人 3.胆管结扎再通前后肝脏病理改变:假手术组大鼠肝脏结构基本正常。胆管结扎后肝小叶结构完整,中央静脉扩张充血,汇管区明显炎细胞浸润,少数肝细胞变性坏死,严重者出现片状出血坏死。胆道再通后,汇管区仍有较多炎细胞浸润,明显的肝细胞坏死少见。 结 论 总体上解除梗阻后病理改变减轻。胆管结扎再通后死亡率和出血、感染\胆汁漏等发生率不是很高。再通前后生化指标和肝脏病理改变得到改善。该动物模型的特点:*花费少,适用于较大批的实验;适于某些特殊基因类型和特殊疾病模型的胆道梗阻的研究;适用于某些较昂贵药物或治疗手段的研究。2、通过置管支撑,使显微缝合非常简单,可以在直视下或借助简易低倍显微镜完成。3、实验状态相对稳定。大鼠胆管结扎后胆肠置管再通模型稳定、经济和实用。特别适用于较大批的和某些特殊基因类型大鼠的胆道梗阻及梗阻后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