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增强一国综合实力的决定性因素。北京市的区域创新能力一直在全国名列前茅,并借助科技创新实现了经济总量迅速增长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将以“科技北京”为口号全面打造“国家创新中心”,继续在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但与此同时,北京市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正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种压力不仅表现在劳动力供给持续过剩,还表现在劳动力技能结构升级滞后于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步伐,即就业总量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因此如何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就业促进作用,实现科技服务民生的根本目标,已成为政府和学界面临的重要课题。本论文在系统梳理科技创新对就业影响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利用宏观和微观数据实证地考察了北京市科技创新对就业数量和就业结构的影响,并对提升北京市科技创新的就业促进作用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回溯经济学相关文献我们可以发现,自李嘉图时代开始,科技创新对就业的影响就一直是经济学的经典议题。科技创新对就业数量的影响表现为替代效应和补偿效应这两种相反的作用:一方面,科技创新带来的生产机械化、自动化导致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劳动力需求减少;另一方面,科技创新带来的生产成本降低、产品需求增加和市场规模扩大又会增加劳动力需求。同样,科技创新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也表现为“技能偏向型”创新和“技能退化型”创新两种类型:一方面,科技创新引发的劳动分工专业化、工艺流程标准化会降低部分行业对劳动力技能的要求;另一方面,生产过程技术含量的提高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又会提高社会对劳动力技能的要求。上述哪一种效应会占主流取决于特定区域、特定时期内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需要系统深入、有针对性的实证研究。与其它创新型城市相比,北京市的科技创新具有鲜明的特点:第一,高等院校、研发机构和高科技人才聚集,人力资本供给充足;第二,对高科技产品与服务的消费量大,与发达国家存在密集的知识、技术交流与贸易往来;第三,产业结构呈现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特征,对高学历、高技能人才需求量大;第四,政府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政策与财政支持力度大,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公共部门承担创新主体地位。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创新的“部门类型”理论、防卫性技能偏向型创新理论及其他创新与就业关系的相关理论,这些特点会导致科技创新对本市的就业数量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并在就业结构方面明显偏向高水平的隐性知识与专业技能,如创造能力、认知能力和人际交互能力等,进而导致企业对更多白领工人、专业技术人员和高学历员工的需求。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实证研究均验证了上述推论。在宏观层面,科技创新通过推升地区生产总值和劳动生产率,间接促进了就业增长,但是就业弹性系数有待提高。同时,科技创新促进了北京市就业结构的升级,包括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比例的提高以及高学历人员比例的提高。在微观层面,作者通过对案例企业的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发现,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都会促进企业员工数量的增长,并且使研发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白领员工和高学历员工的比例明显提高,其中原始创新对上述员工比例的提高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为了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的就业促进作用,缓解技术进步带来的总量性和结构性就业压力,应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即一切科技创新活动与产业结构调整都要以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为首要目标。具体建议如下:首先,继续发展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商务服务业、医药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等既体现生产力发展方向,又具备较高就业弹性系数的生产性服务业。其次,紧扣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学校教育、科研活动与企业的沟通和联系,提高毕业生人力资本与劳动力技能需求的匹配程度。再次,发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提高产学研一体化程度,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与市场化,同时提高自主创新、原发性创新的比例,进而提高科技创新与消费者需求结构、劳动力技能结构的匹配程度。最后,大力发展民生科技,切实做到科技成果服务大众,惠及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