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决策活动中,人们经常依靠结果反馈来得知自己的行为是否恰当,并根据此信息来指导未来的决策行为,努力获取奖赏而规避惩罚。与结果评价有关的事件相关电位(ERP)成分主要有两个:反馈相关负波(feedback-related negativity,FRN),即前额叶部位在反馈刺激呈现后200—300 ms时间窗口内所表现出的、对反馈效价敏感的负波;P300,即反馈刺激呈现后200—600 ms时间窗口内位于顶叶部位的、对反馈幅度和(或)反馈效价(赢或输、对或错)敏感的正波。强化学习理论认为FRN反映的是对预期错误的编码,而情绪动机假说则认为FRN反映的是对负性结果引起的情绪动机意义的评价。在与他人互动的决策研究中,有研究者提出,观察他人赌博的结果所产生的FRN可能被“与自我利益相关”和“与他人利益相关”两个结果评价系统驱动。本研究采用三人轮流简单赌博变式,设计不同的人际利益关系情境,通过四个ERP实验,考察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熟悉程度)如何影响结果评价的脑电反应。
实验一考察在人际利益关系相互独立的情境下,结果评价脑电反应如何受到人际关系的调节。要求被记录脑电的被试(EEG被试)、朋友、陌生人轮流执行赌博任务,为自己争取利益;重点考察被试观察朋友与观察陌生人执行赌博任务时,其赌博结果所引起的FRN之间存在何种差异。脑电结果发现:EEG被试与他人利益相互独立时,无论自己执行赌博结果产生的FRN还是观察他人赌博结果产生的FRN都对反馈效价敏感,输钱结果比赢钱结果诱发更负的脑电反应。自己的赌博结果产生的FRN整体幅度显著大于观察他人赌博结果所产生的FRN,但后者没有受到人际关系的调节;P300对人际关系敏感,表现出观察朋友赌博结果所产生的P300要显著大于观察陌生人赌博结果所产生的P300。这些结果表明,在人际利益关系相互独立的情境下,结果评价的脑电活动可分成早期自利的、对人际关系不敏感的半自动过程以及晚期的控制加工过程,且只有后者受到人际关系的调节。
实验二考察在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产生冲突(两个评价系统极性相反、竞争最为强烈)的情境下,观察他人赌博结果所产生的FRN如何受到人际关系的调节。要求EEG被试在整个实验中都作为观察者,不直接参与赌博,朋友、陌生人作为执行者参加赌博任务,并努力从被试处争取利益(即朋友、陌生人赌博所得的报酬或惩罚意味着被试的输钱或赢钱)。被试的主观评定结果表明,得知自己输钱给陌生人比输钱给朋友更加不高兴。脑电结果显示,观察他人赌博结果时所产生的FRN反应可分为两个部分。早期FRN幅值表现为他人输钱(自己赢钱)比他人赢钱(自己输钱)更负;FRN输赢之间的差异(效应量)受到人际关系调节,表现为观察陌生人赌博结果的效应量要大于观察朋友赌博结果产生效应量。而晚期FRN幅值则表现为他人赢钱(自己输钱)比他人输钱(自己赢钱)更负,FRN效应反转;FRN整体幅值受到人际关系的调节,观察朋友赌博结果比观察陌生人赌博结果产生的FRN整体幅值更负,而效应量则没有受到人际关系调节。这些结果表明,早期的FRN主要由对他人结果直接加工产生的,受与共情相关的评价系统的驱动,并且FRN效应量受到人际关系的调节;而晚期的、反转的FRN则主要受与自我利益相关的评价系统的驱动。这些发现不仅为“观察他人赌博结果所产生的FRN受两个系统驱动”这一论断提供证据,而且首次在时间进程上对两个加工系统的优势性进行了区分。
实验三也是考察在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产生冲突的情境下,结果评价脑电反应如何受到人际关系调节。要求EEG被试在整个实验中作为执行者参加赌博任务,轮流从朋友、陌生人处争取利益(即自己赌博所得的报酬或惩罚意味朋友、陌生人的输钱或赢钱),而朋友和陌生人则始终作为观察者参加实验。被试的主观评定结果表明,相对于和朋友对决,在和陌生人对决时,个体更期望自己赢钱,看到自己赢钱也更加高兴,且输钱、赢钱产生的愉悦度、期望度差异也更大。行为结果显示,个体在与陌生人对决时,选择“25”(大赌注)次数更多,而与朋友对决时,选择“5”(小赌注)次数更多。脑电结果显示,姓名提示阶段,与注意资源分配相关的P200、P300平均波幅受到人际关系的显著调节,表现为朋友姓名比陌生人姓名引发更正的P200、P300。结果评价阶段,与他人对决时,FRN幅值表现为自己输钱比自己输钱更负;与朋友对决时,其赌博结果所引发的FRN整体幅度要略负于与陌生人对决时赌博结果所引发的FRN,但两组人之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P300效应量(赢钱-输钱)受到人际关系的显著调节,与陌生人对决时的P300效应量要大于比与朋友对决时的效应量。这些结果表明,个体与他人对决时,从内心感受到外在行为都受到人际关系的明显调节,与朋友对决时可能更倾向于风险规避,而与陌生人对决时可能更倾向于风险寻求。个体在观察决定将与谁对决的提示刺激时,注意资源的分配受到人际关系的调节;而在结果评价阶段的脑电活动中,早期的半自动过程主要由“与自我利益相关”的评价系统驱动,“与他人利益相关”的评价系统发挥适当作用,但没有受到人际关系的调节;晚期的控制加工过程对人际关系敏感。
实验四考察在无偿为他人争取利益的情境下,结果评价脑电反应是否受到人际关系的调节。要求EEG被试在整个实验中始终扮演执行者角色,轮流为朋友、陌生人争取利益,而朋友和陌生人始终作为观察者参加实验。被试的主观评定结果发现,相对于陌生人,EEG被试更愿意为朋友赌博,对为朋友赌博的结果更加关注,更希望为朋友赢钱,并且在赢钱时更加高兴。脑电结果显示,为朋友赌博结果比为陌生人赌博结果所产生的FRN整体幅值、FRN输赢效应量更大,P300整体幅度也更大。这些结果表明,在无自我利益参与的情况下,自己执行赌博结果产生的FRN由“与他人利益相关”的评价系统驱动,人际关系影响了个人责任感,进而调节有关结果评价的早期和晚期脑电反应。
综合以上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个体对涉及他人利益的结果主观感受受到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熟悉程度)的调节;(2)当决策产生的结果反馈涉及人际利益关系时,无论是观察他人赌博结果产生的FRN还是自己执行赌博结果产生的FRN,都由两个评价系统驱动:“与自我利益相关”的评价系统和“与他人利益相关”的评价系统;(3)涉及他人利益的结果评价脑机制受到人际关系的调节。具体而言,多人共同参与的社会情境决策中,在自我没有执行赌博任务时,涉及他人利益的结果产生的FRN会受到人际关系的调节。并且,即便自己直接执行赌博任务,但在没有自我利益卷入时,涉及他人利益的结果产生的FRN也会受到人际关系的调节;个体在执行赌博任务时,角色间(执行者与观察者)的轮流转换,并不能影响人际关系对结果晚期加工(P300)的调节作用;(4)复杂社会情境下,关于反馈相关负波的理论基础,情绪动机假说比强化学习理论似乎更加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