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尺度下纳米材料表面的按需构筑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wang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纳米器件的发展势在必行。如何实现精度为亚纳米量级甚至原子量级的可控制造是器件小型化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由于电子显微技术的发展,透射电镜已不仅是材料表征工具;原位透射电镜还可实时观察材料在外场作用下结构演变的动态过程。本论文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中的高能电子束作为有效工具实现了材料原子尺度的刻蚀和修复,继而实现了纳米材料的高精度增材和减材构筑;并通过原位观察材料表面在电子束辐照作用下的微观结构演变行为,揭示其演变机制,为高精度可控制造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指导。此外,基于电子束对纳米材料表面原子结构调控的探索,本论文还尝试在宏观下对带有不同数量苯环的多环芳香烃表面进行调控,使其能在低温水热下转变为纳米金刚石。主要内容包括:1.研究了氧化钙表面在电子束辐照下的原子精度刻蚀,通过对刻蚀过程中原子结构动态演变行为的具体分析,深入探讨了电子束刻蚀机制:(1)氧化钙表面缺陷处会优先发生刻蚀,而未损伤的面相对稳定,原子不会轻易被溅射直到有缺陷出现;在刻蚀的同时材料表面的吸附原子会扩散到刻蚀位置修复部分缺陷。(2)在整个蚀刻过程中,{200}面优先发生刻蚀并产生缺口,随着刻蚀的进行,{111}密排面上也逐渐出现凹坑,{200}面的刻蚀速率高于{111}面;刻蚀过程中表面形态的变化也解释了材料表面粗糙化的原因,对理解传统蚀刻和表面粗糙化具有重要意义。2.研究了二硫化钼和碲化铋等新型二维硫族化合物在电子束辐照下的原位修复。通过对原子结构演变的分析,深入探讨了二维硫族化合物的修复机制。(1)电子束辐照可以实现对单层二硫化钼表面小缺陷的修复。(2)在电子束辐照下(束流密度?105A·m-2),多层二硫化钼和碲化铋上的纳米孔会逐渐缩小直至消失;几何相位分析表明,修复后的材料表面几乎不存在缺陷,具有高质量的结晶性。(3)结合计算和统计分析发现原子会优先占据具有更多周围原子柱(原子通道)的位置,沿着垂直于平面的方向逐列修复纳米孔而非平行于平面逐层修复。3.通过对不同种类的多环芳香烃表面进行硝化处理,采用低温水热法成功合成了4nm以下的金刚石。(1)对带有二、三和四个苯环的多环芳香烃(萘、蒽、菲、芘)表面进行硝化处理,由于纳米材料的大比表面积,使其不需要通过传统高温高压方法,在150°C低温水热下即能合成平均直径为23 nm的高结晶性纳米金刚石。(2)利用X射线能谱和电子能量损失谱分析合成颗粒的化学成分,确认其为碳并排除了可能存在的金属颗粒。(3)利用透射电镜对纳米颗粒进行高分辨成像,测量多个高结晶性纳米颗粒的晶面间距和夹角,与纳米金刚石相比较。最终确认合成的纳米颗粒为4 nm以下的金刚石。
其他文献
蔗糖合成酶(Sucrose synthase, EC2.4.1.13, SuSy)由Cardini等1955年在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胚芽中首次发现,至今已在45种植物中发现超过80个SUS基因。该酶为植物蔗糖
本文详细介绍了远距离停车管理系统的核心技术、模块功能、组成部分,并以UHF900M电子标签读卡器等主要产品的停车场管理系统为例,着重探讨了RFID射频识别技术在远距离停车场
凭借原态、本真和独具风情的民族文化、自然山水,黔东南旅游一路笙歌飞扬蹈舞猛进。大发展旌旗下的一些过度的"冲动"与"坑爹"的误区须要我们保持足够的"惕醒",针对这些误区,
目的:统计分析我院人血白蛋白的使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1月所有使用人血白蛋白的病例进行分析,获取临床使用人血白蛋白的
目的观察冠心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各种类型的心绞痛8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极化液、硝酸甘油、肠溶阿司匹林、辅酶Q10胶囊等常规治疗;治疗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与工业建筑设的有效结合能够使原本缺乏自然生态元素的建筑获取新的活力,在传统的工业建筑设计上更加深入的展现以人为本和绿色协调的现代化观念。本文从绿
孝作为中华传统美德,在历史上有一个演变的过程,有祭祖祈福、传宗接代、善事父母、敬老忠君乃至全德等多重含义,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孝文化。孝因为过分泛化在近代受到众多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是近年来我国经济改革热点问题,有关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政策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我国重点扶持的44座资源型城市已进入评价阶段。通过研究发现:政策评价中存在
<正> “宫商角徵羽”的由来,至今仍是未解之谜。《尔雅·释乐》云:“宫谓之重。商谓之敏。角谓之经。徵谓之迭。羽谓之柳。[疏]‘皆五音之别名,其义未详’。”此乃谜中之谜。
<正> 在1985年〈地震地质〉第七卷第二期上,发表了强祖基、叶士忠合写的“1668年山东莒县一郯城81/2级大震区的活动断裂特征”一文,文中报道了沂、沭河下游的第四系,建立了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