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金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被重新挖掘和评价的中国新诗诗人。在中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发展过程中,他身兼两种角色:开拓者和游离者。支配其在这两者之间不断转换的是两种力量:其一是客家文化背景所形成的较为功利化的文艺创作观;其二是其接受并所持的西方式的自由主义态度。在此基础上,李金发的象征主义诗歌创作呈现出异常复杂和丰富的特点,具体表现为语言革命与语言畸变,以丑为美和奇特观念联络的意象创造原则,化欧与化古中的异国情调,情绪化主题的多向阐释性等等。
戴望舒是中国象征诗派另一位举足轻重的诗人,他在中国象征诗派的形成和象征主义诗歌的民族化改造方面的努力,为提升中国象征诗的艺术地位,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和李金发之间在某些方面,有着天然的互补性。因此,本文将对两者进行宏观(地域文化背景、情感、职业历程等)和微观(思维方式、文艺思想等),纵向(流派性)和横向 (文学接受与文学翻译等)之间的比较,以期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现场”,揭示两者之间“同质异向”的历史渊源;揭示两者在这种非对称性比较研究中,各自对中国象征主义诗派发展脉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