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压力导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发生率不断上升,且成为威胁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目前医治该疾病的措施首选通过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使闭塞血管再通。“无复流”(No-reflow,NR)现象是指心肌缺血重新恢复血流使血管再通后,心外膜冠状动脉存在心肌组织低灌注状态的概念,现在也有很多学者提出无复流的本质是因为心肌的微循环灌注障碍。NR是常见的紧急并发症之一,可以发生在AMI再灌注治疗时和PCI术中。肢体缺血同处理操作简单、便于实施已被广泛研究,且被认为是目前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强有力的治疗措施之一,已证实其能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后心肌无复流现象的发生。前期课题组经过代谢组学检测得出乳酸、尿酸、尿素氮、1,6二磷酸果糖是心肌无复流及远隔缺血同处理的血清差异性代谢物,有可能具有潜在的临床意义。本课题通过研究心肌梗死后无复流面积与代谢指标乳酸、尿酸、尿素氮、1,6二磷酸果糖水平变化的相关性研究,筛查生化指标与无复流面积的相关性。从而通过代谢物浓度间接判断心肌无复流面积,提供廉价且无创的辅助检查方法,为无复流的诊断提供新思路和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结扎大鼠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无复流动物模型。采用健康雄性大鼠,再灌注时间固定为2h,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1)假手术组(Sham),(2)缺血15min(I 15min)组,(3)缺血30min组(I 30min),(4)缺血45min组(I 45min),(5)缺血60min(I 60min),(6)缺血90min组(I 90min),(7)肢体缺血同处理组(Ischemia preconditioning,PerC)。缺血再灌注组(Ischemia reperfusion,IR)行LAD结扎一定时间后松开结扎线使血管再通;假手术组仅穿线,但不行结扎;PerC组缺血45min再灌2h,并在缺血再灌注的基础上,在缺血快结束时再灌注前对大鼠后肢行5个循环的缺血30s、再灌30s处理。再灌结束末予硫磺素S、Evens蓝及TTC染色得出大鼠心肌无复流面积、危险面积和梗死面积,取心脏、肾脏组织HE染色察看组织损伤状况,动脉取血检测血清乳酸、尿酸、尿素氮、1,6二磷酸果糖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1)除外I 15min组,其余IR组均呈现显著的心肌无复流现象,且随着缺血时间延长,无复流区域面积和心肌梗死区域面积扩大、扩展。出现无复流现象区域与血流恢复灌注区界线分明、清晰;危险面积大致一致;梗死区域与非梗死区域界限明确。(2)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清乳酸、尿酸、尿素氮、1,6二磷酸果糖水平随缺血时间延长升高,可能与心肌无复流面积有一定的正相关性。(3)固定缺血时间为45min,再灌时间为2h,PerC组大鼠无复流区域面积、梗死区域面积及血清乳酸、尿酸、尿素氮水平均低于未进行PerC处理组且有统计学意义,而血清1,6二磷酸果糖水平虽有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无复流面积随缺血时间延长而增大,且血清乳酸、尿酸、尿素氮、1,6二磷酸果糖浓度与心肌无复流面积的变化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