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至今日,反映打工题材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关于“打工文学”的研究也日益增多,“打工文学”列入新世纪的热点文学现象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对苦难的书写从来都是作家们创作的重点。打工作家将亲身经历诉诸笔端,发出内心积蓄已久的呐喊。在特定的时间节点,打工一族作为社会底层所经受的艰难困苦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打工作家的文字往往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与之相对,专业作家们的视野更加广阔,他们将打工人群放置于大环境中,在社会改革潮流的宏观背景下将打工百态娓娓道来。 打工作家出身于打工者之中,如林坚、张伟明、周崇贤、安子、郑小琼、王十月等。作为打工作家,看到的是自身所处的阶层,因而会更留意阶层之中的不同之处,故而作品多重视个体经验的表述,因而其笔下的人物形象是打工者们微观的形象展示。然而,专业作家们是知识分子或成名作家,如刘庆邦、陈英松、孙慧芬、罗伟章等,作为知识分子,当看待“打工者”这一不同于自身的群体时,看到的是这一群体的全貌,故而反映在作品中也多是对其群体的总体把握,专业作家们更习惯于将人物放置于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加以塑造,力图呈现出群体的典型特征。 作家的身份对其创作的影响不言而喻。打工作家的创作是“我手写我口”,属于底层的自我表述。而专业作家对“打工”题材的关注,则是知识分子对自身历史使命在新时期的新要求。当这两个作家群体都试图为打工群体发声时,却面临逃不出的发声悖论。具体说来,一是作为打工者的打工作家,由于其个体的兴趣、意愿、视野与普通打工者并不一致,并不是每一个打工作家都能够恰如其分地为打工者代言。二是作为打工者的打工作家,在社会规范、社会心理的影响下,是否能够完全真实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尚不能妄下定论。三是专业作家的身份带来的阶层距离,使得专业作家的写作难免“不接地气”,发声效果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