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足球是一项国际化的运动,也是一项颇受世界瞩目的竞技运动,一个国家在足球竞技方面的实力侧面反映了这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家公民的身体素质。全世界有207个国家都已经成为国际足联的会员国,为了能够在国际赛事中获得优异的成绩,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足球人才的培养。足球人才培养要从学校抓起,所以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校园足球的发展。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国足球事业起步较晚,发展速度缓慢,以至于我国足球运动竞技水平在国际上始终处于落后地位。“中国足球”的成绩之所以一直差强人意,主要还是因为足球这项运动的群众基础不广泛,足球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以至于高素质的足球运动员始终匮乏。为了打破这一僵局,我国决定从校园足球入手,从小学开始培养,只有从娃娃抓起才能够培养出更多更好的足球运动员。本文主要研究中韩两国校园足球发展的差异,通过文献资料、比较研究法、专家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对中、韩校园足球管理体系进行了详细比较,发现:校园足球发展目标管理方面,韩国较中国更长远,中国缺乏稳定长期的发展计划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管理机构的设置上,韩国更为合理,中国则由于体、教双方权限范围划分不清,导致管理混乱、出台的政策互相矛盾等问题;韩国高度重视基层足球教练员培养工作,培训质量远高于中国;中国缺乏运动员文化课学习方面的保障性政策措施;校园足球经费投入上中国大于韩国,但由于盲目扩大校园足球活动规模,增加参赛队伍数量,依然无法摆脱各布局定点学校活动经费不足的局面;韩国根据不同年龄段运动员的生理、心理、成长规律等特点制定出层次鲜明的训练内容、培养计划、培养目标。反观,中国的校园足球训练缺乏针对性,科学化程度低,不利于运动员的后续发展;中国的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运行的规范化程度低,参赛队伍水平参差不齐,联赛缺乏竞争意义。结合我国国情,借鉴韩国校园足球运动的成功经验,提出改变我国校园足球活动落后局面的对策: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要加强沟通与协作,并明确教育系统的主导地位;要高度重视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培养高素质、高水平全面发展的足球运动员;加大基层教练员培训力度,组建高水平教练员队伍;加强校园足球与职业足球俱乐部人才梯队培养路径间的合作,提高校园足球联赛水平、扩大足球人才选拔面;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运动员,制定出层次鲜明、科学化程度高的训练内容与计划;加大校园足球经费管理力度,并提高基层教练员的待遇;在不断完善、发展校园足球的同时,也要着力于宣传与发展大众足球运动,在社会层面全面普及足球,形成中国特色的大众足球文化,实现我国校园足球的可持续发展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