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铃薯晚疫病由假菌界卵菌门中的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Bary]引起,是世界范围内马铃薯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病害。本研究利用两对SSR引物分析了河北围场,崇礼和黑龙江克山晚疫病菌的SSR基因型,同时测定了马铃薯晚疫病菌的交配型及其对嘧菌酯和精甲霜灵的敏感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两对SSR引物Pi4B和Pi4G对2006~2007年采自河北围场和崇礼、黑龙江克山共计171株马铃薯晚疫病菌株进行基因型鉴定,共鉴定出5种SSR基因型:F-01、F-02、F-05、F-06和G-03。其中,G-03是首次报道的新的SSR基因型。2.经鉴定河北围场和崇礼的107株菌株分属于3种SSR基因型,分别是F-01、F-05和F-06,其中,101株菌株为F-01基因型,占群体的94.4%,居绝对优势。黑龙江克山的64株菌株分属于5种SSR基因型,分别是F-01、F-02、F-05、F-06和G-03,其中,35株菌株为F-01基因型,23株菌株为F-06基因型,各占群体的54.7%和35.9%,这两种基因型占群体多数。3.测定了2006年河北围场、黑龙江克山、2007年河北围场和崇礼共计207株马铃薯晚疫病菌的交配型。结果表明,所有菌株全部为Al交配型,未发现A2交配型。4.测定了2006年采自河北围场、黑龙江克山、2007年河北围场和崇礼共计207株马铃薯晚疫病菌对嘧菌酯的敏感性水平,结果所有被测晚疫病菌株均表现为敏感。2006年围场和克山马铃薯晚疫病菌对嘧菌酯的平均EC50值分别为0.0745±0.0033μg/mL和0.0766±0.0041μg/mL,2007年围场和崇礼马铃薯晚疫病菌对嘧菌酯的平均ECso值分别为0.0612±0.0049μg/mL和0.0628±0.0039μg/mL,207株马铃薯晚疫病菌株的平均ECso值为0.0715+0.0023μg/mL,该值可作为今后马铃薯晚疫病菌对嘧菌酯抗药性监测的敏感性基线。5.分别测定了2006年采自河北围场30株、2006年采自黑龙江克山30株、2007年采自河北围场22株和河北崇礼8株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精甲霜灵的敏感性。结果表明90株晚疫病菌中敏感、中抗和高抗菌株的比例分别为58.9%、32.2%和8.9%,对精甲霜灵最敏感菌株EC50值为0.0063μg/mL,对精甲霜灵最高抗性菌株ECso值为169.7991μg/mL,最高抗性菌株ECso值是最敏感菌株ECso值的2695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