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在拔伸按压过程中对髓核内压力、椎间距前、后缘高度及椎间孔孔径和神经根与椎间盘后外方之间位移的影响,探讨拔伸按压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理。 方法:实验材料来源于急性脑死亡的健康青壮年尸体的6例腰椎标本,参考临床拔伸按压手法在活体研究的力学参数及本手法在临床操作的基本动作为依据设计:A状态:轴向加载150N的压缩载荷,模拟人体在水平俯卧位时肌肉韧带的拉力;B状态:轴向加载400N的牵引力量;C状态:在L4-5棘突处加载300N的垂直按压力量;D状态:卸载施加的载荷并维持 A状态四种加载方案,测量拔伸按压过程中对L3-4、L4-5、L5S1节段髓核内压力、椎间距前、后缘高度、双侧L4-5椎间孔最大宽度、最小宽度及高度和双侧L5神经根与椎间盘外后方之间位移的影响。 结果:(1)各节段髓核内压力:A状态时L3-4、L4-5、L5S1髓核内压力分别为7.15±0.14KPa、7.33±0.10KPa和7.17±0.08Kpa。B状态各节段髓核内压力均降低,与A状态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状态各节段髓核内压力均明显降低,与A、B两状态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D状态各节段髓核内压力均升高,与A状态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B、C两状态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2)各节段椎间距前、后缘高度: A状态时L3-4前缘高度为9.71±1.08mm,后缘高度为7.93±0.88mm;L4-5前缘高度为12.21±0.80mm,后缘高度为10.92±1.19mm;L5S1前缘高度为10.35±0.67mm,后缘高度为9.20±0.72mm。B状态各节段椎间距前、后缘高度均增大,与A状态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C状态各节段椎间距前缘高度比A、B两状态均显著增大(P<0.05),后缘高度降低,与A状态比较无差异性(P>0.05),比B状态有显著性差异(P<0.05); D状态各节段椎间距前、后缘高度均明显降低,与A状态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B状态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C状态比较,前缘有显著性差异(P<0.05),后缘无显著性差异(P>0.05)。 (3)双侧L4-5椎间孔孔径: A状态时左侧L4-5椎间孔高度、最大宽度、最小宽度分别为:18.72±0.38mm、8.08±0.61mm、3.69±0.25mm,右侧为18.71±0.44mm、8.09±0.19mm、3.68±0.26mm。B状态双侧椎间孔的高度均增大,与A状态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最大宽度和最小宽度均减小,与A状态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C状态双侧椎间孔的高度均减小,与A状态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B状态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最大宽度变化不甚明显,与A状态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B状态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最小宽度明显增大,与A、B两状态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D状态双侧椎间孔高度和最大宽度变化不明显,与A、C两状态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B状态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最小宽度较C状态减小,但仍比A状态时大,与A、B、C状态比较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4)L5神经根与椎间盘后外方之间位移:B状态双侧L5神经根与椎体外后方发生明显的位移,左侧1.31±0.04mm,右侧1.32±0.03mm;C状态双侧L5神经根发生的位移持续存在,与B状态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D状态双侧L5神经根发生的位移也持续存在,与B状态比较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C状态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1)拔伸按压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理与髓核内压力、椎间距高度、椎间孔孔径、神经根位移有关。 (2)拔伸按压手法在降低髓核内压力、增大椎间距高度、改变椎间孔孔径和神经根位移方面优于单纯的拔伸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