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睡眠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面临的压力也日益增加,使失眠逐渐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而失眠产生的同时可能伴随着焦虑、抑郁等症状的出现。目前,临床上常选择起效快、作用强的西药治疗法,但因其成瘾性大、安全性低等缺点,故使人们逐渐趋向于较为安全的天然药物治疗。本课题拟选用具有药食同源性的天然产物为研究对象,对酸枣仁、天然药物B(多孔真菌科)及天然药物C(胡桃科)进行改善睡眠活性成分提取,筛选最佳组分配比,并以此为基础对助眠微丸的制备工艺、含量检测及药效评价展开系列研究。第一部分综述本部分主要围绕天然药物治疗失眠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对传统中药材在助眠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展望进行调研。同时,阐述本文的研究对象,即酸枣仁中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机制及最新研究新热点,提出本论文的立体依据及思路,为后续论文的开展和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改善睡眠中药活性成分的筛选本部分主要选用正交设计法对天然药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以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潜伏期时间及睡眠持续时间为评价指标,筛选各药材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另外,采用均匀设计法对所得提取物进行配伍组合,并以阳性对照药的实验结果为参考,进行综合回归分析,得出最佳提取物组份配比,并对该组合物的给药剂量进行考察。正交设计实验结果表明,酸枣仁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0:1,提取时间2.5 h,提取温度90℃,乙醇浓度70%;B药材以水为提取溶剂,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6:1,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90℃,提取次数1次;而C药材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90℃,液料比10:1。均匀设计实验结果表明,中药提取物最佳配伍条件为,酸枣仁提取物:B药材提取物:C药材提取物=15:5:5。最优组合物的不同剂量药效考察表明,给药剂量为3g/kg时助眠药效最好,具有显著助眠功效(p<0.01)。第三部分改善睡眠微丸的制备工艺研究本部分选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用于改善睡眠的微丸,并以粒度分布收率、圆整度、休止角以及所制软材情况为评价指标,运用单因素法对微丸处方因素进行考察,并利用正交设计法优化微丸制备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微丸的最佳处方条件为:mcc为辅料,50%的载药量,8%乙醇为润湿剂,1:0.6(总软材料g:纯水量ml)的润湿剂用量;最优制备工艺条件为:挤出速度35hz,滚圆速度45hz,滚圆时间6min。且重现性结果表明,不同批次下所得微丸差异性较小,成型度好,且20-30目收率达84%,微丸整体呈褐色,无肉眼可见的外来杂质。第四部分助眠微丸的初步化学成分分析及含量检测本部分主要围绕助眠微丸的初步化学成分分析及含量检测展开研究工作。通过对微丸中化学成分检测发现,其中含有皂苷类、黄酮类、生物碱类化合物,且薄层色谱法进一步分析表明,微丸中含有酸枣仁皂苷成分。在此基础上,分别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微丸中的皂苷含量进行分析考察。并通过两种分析方法的对比发现,紫外分光光度法准确度低、不稳定,易使结果出现偏差;而高效液相色谱法精密度高、回收率好,且在该方法下样品稳定性良好。因此,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批次的微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助眠微丸中酸枣仁皂苷a的含量约为0.457mg/g。第五部分微丸的药效考察本部分主要通过建立对氯苯丙氨酸(pcpa)致失眠小鼠模型,并以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实验及睡眠潜伏期实验对微丸进行药效评价,另外,通过监测给药后小鼠自主活动情况对微丸药效作进一步考察。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给药治疗后,小鼠表现较为安静,失眠症状得到缓解。在药效实验中,与空白组相比,微丸组能明显缩短小鼠睡眠潜伏期时间,延长睡眠时间,且药效高于提取组合物和中药百乐眠组,说明微丸能够显著缓解小鼠失眠症状,具有显著改善睡眠作用。通过多功能小鼠自主活动仪记录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发现,微丸组小鼠的活动次数虽多于地西泮,但显著小于空白组,且移动距离也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由此进一步表明微丸具有显著助眠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