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瓜(Chaenomeles lagenaria(Loisel)koidz)在中国是一种传统药用植物,具有降血压、强心和消炎等药用功能。近几年,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的木瓜褐腐病发生严重,可导致木瓜产量下降60%以上,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效益以及药用开发。本研究从该病的病原学入手,在病原鉴定和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实际,根据病害发生特点,探讨了该病的防治技术。研究结果如下:从湖北省长阳县木瓜种植基地的木瓜病果、病花、病叶上分离得到Monilia sp.菌株。通过菌丝块和分生孢子悬浮液接种木瓜果实,证实分离所获得的Monilia sp.为致病菌。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垫状,边缘裂状,灰色,菌丝有隔,多分枝。分生孢子梗较短,分生孢子卵圆形或柠檬形,无色,大小为14~18×5~8um。rDNA-ITS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的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供试菌株与Monilia mumecola的同源性高达99%。根据形态学特征和分子鉴定结果,将该病原菌鉴定为Monilia mumecola。对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无光照条件下病菌均可生长,连续光照有利于菌丝的生长。病菌在10~30℃的范围内均能生长,25℃为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菌丝在pH值为3.0~11.0的PDA培养基上均能生长,生长最适pH值为5.5。病菌能够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分别以半乳糖为碳源以及以酵母膏为氮源时生长最好。病菌菌丝和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分别为55℃,10 min和65℃,20 min。用病菌接种12种植物的离体果实,结果表明,病原菌可以侵染苹果,李子、枣子和梨。2007年,2008年和2009年对木瓜褐腐病发生规律的观察结果表明,3月上旬陆续出现花腐、叶腐症状,3月下旬达到高峰,4月中下旬果腐症状严重发生。低海拔的病砉发生日期比高海拔的发生日期稍早。花、叶发病率通常在15%~20%,果实的发病率约40%,严重时达60%以上。在PDA平板上进行的抑菌试验结果表明,供试4种药剂以10%世高水分散粒剂效果最好,EC50为0.21μg/ml;壳聚糖没有效果,EC50为56837μg/ml,。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木瓜花期施药处理中,500倍的世高水分敞粒剂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为87.09%,1500倍的壳聚糖防治效果最差,防效为32.95%,木瓜坐果期的施药处理中,500倍的世高水分散粒剂的防病效果最好,防效为83.97%,1500倍的壳聚糖防治效果最差,防效为34.95%;木瓜幼果期的施药处理中,500倍的世高水分散粒剂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为37.88%,1500倍的壳聚糖防治效果最差,防效为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