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文性角度看文学翻译——以《红楼梦》英译本为例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m21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文性是法国符号学间克里斯蒂瓦提出的一种文本理论,它旨在解释文本之间的固有联系,强调文本的含义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来自于其互文本以及整个社会文化知识体系。互文性理论主要是关于文本解构与重构的理论,而文学翻译本质直接是理解原文本和创作目的语文本。因此,互文性理论能给文学翻译带来新的启示,对文学翻译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拥有极其丰富互文性资源,是分析互文性文本的最佳选择。 本文试图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来研究如何将互文性与文学翻译相结合,以期证明互文性理论既可以作为认识论也可以作为方法论作用于翻译研究。同时也希望能发掘红楼梦翻译研究的新视角。 本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章引言部分给出互文性理论和翻译研究的概况综述,以及本文的目的和结构。 第二章文献综述回顾互文性理论的由来和发展以及哈提姆和梅森对互文性与翻译问题的研究。 第三章是主体部分:首先从宏观角度对文学翻译的性质进行深入探讨;其次,从微观角度通过分析红楼梦杨译本和霍译本,探索互文性如何作为一种方法论应用于翻译。 最后,本文得出结论,互文性理论赋予译者新的视角,拓宽了原有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思路,值得作进一步的研究。
其他文献
凯特·肖邦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向现实主义文学转型时出现的一位杰出女作家。她的代表作《觉醒》是一部文学造诣很高的小说,写作手法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觉醒》除了表现
伊迪斯?华顿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女性作家,其作品多以描写美国上流社会的风俗习惯而出名。《纯真年代》是华顿最有名的作品,曾在1921年荣获普利策文学奖,华顿因此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