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结构与接受对文学意义生成的影响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jinling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文学意义的阐释与理解,从来都是争执不休的,结构主义者宣称意义来源于深藏于文本其中的结构因素,而接受美学的代表则提高了读者在阅读时对文学意义产生的重要作用等。以“从前有座山”为例,从个别文本出发去分析具体意义的产生与发展,期望通过分析使人们理解文学作品的意义绝对不是结构或者接受者单一极就可以决定的,而对文学作品涵义的分析应把文本的结构与接受者的创造性解释充分结合起来。第一部分是从再认识的可能性开始,传统的文学理论都有长足的发展,但因为接受美学的介入与心理学的发展,却对文本意义的生成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两者都对文本的重新认识发生着重要作用;第二部分是文本本身对文学意义性的影响,讲述文本如何成为一般的文学性的存在,叙事要素的完整与文本结构都对意义的产生起着作用;第三部分是从接受的角度对意义产生的再认识,文本、作者、读者的作用对于意义是如何发生的,并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接受美学如何利用召唤、期待视野、空白点等对意义进行了补充,但接受的文学史却又有着致命的缺点。第四部分对通过两方面的对比与理解,将文本与接受者的影响结合起来看,以此试图回到将作品意义锁定在文本的结构与接受者的创造性解释结合的理解层面上来。
其他文献
李锐是新时期以来一位重要作家。作为一个有着充分的文学自觉和独特的文学追求的作家,他“拒绝合唱”,始终以一种清醒独立的姿态,在众语喧哗的新时期文坛发出自己的声音。 
中美研究人员利用基因技术让水稻及其他作物产生大量PYL9蛋白,可显著提高它们的抗旱性能,从而帮助提高粮食安全。  这项成果当天发表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由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与美国珀杜大学等单位联合完成。  论文第一作者、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赵杨介绍,这些转基因作物的抗旱策略是让老叶加速衰老,而把养分留给幼叶和芽来提高存活率,与壁虎断尾求生类似。  赵杨同时也在珀杜大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是全国高等学校文科的统一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读者很多,声誉很高,影响很大。它把文选、常用词、古汉语通论三部分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