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人口的不断集聚与城市的加速扩张,人类活动也随之增强,使城市向外排放的热量增加,城市下垫面状况也发生变化,城市的热源增多,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近年来城市各种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繁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城市热岛效应的加剧,并且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等,针对这一现象,政府和学者提出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人民和政府相关部门对此高度关注。本文从气候适应型城市角度,研究其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本文对2003-2018年多个时相的Landsat TM/OLI卫星影像进行地表温度(LST)提取与计算,并提取常德市主建成区范围,并分析地表温度及热岛强度的时空演变格局,探讨其与植被覆盖度、MNDWI、NDBBI等城市地表指数等要素的关系,将气候适应型城市对热岛效应的影响进行定量研究。研究结论如下:(1)以常德市中心规划区作为一般研究区,2003-2018年研究区不同时期城市热岛均存在集中现象。热岛比例指数为0.222(2003年)、0.221(2008年)、0.245(2013年)、0221(2018年)变化不大。(2)城市热岛主要集中在城市建成区,以街道(乡/镇)划分,主要集中在沅江北岸的长庚街道、白马湖街道、丹阳街道、启明街道、府坪街道、穿紫河街道,沅江南岸的武陵镇,以及德山片区的德山街道和樟木桥街道。在2003-2018年城区扩张期间,呈现出由中心不断向外转移的趋势。(3)通过对地表温度变化与地表指数变化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地表温度变化与地表指数具有明显相关性。城市地表温度LST与植被覆盖度和水体指数(MNDWI)成负相关,与建筑指数(MNDBBI)呈正相关,但是在不同时期地表指数对地表温度(LST)影响程度不同。(4)以湖南文理学院与白马湖文化公园为例分析气候适应性城市建设对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结果表明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对地表温度有一定降温作用,对热岛效应的缓解作用主要集中在中热岛区和强热岛区,对极强热岛区的热岛效应缓解作用有限,且在公园绿化区(白马湖文化公园)的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的缓解效果更强。(5)针对地表指数与地表温度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本研究从常德市中心规划区的城市规划角度,对植被覆盖度、水体指数MNDWI、建筑指数NDBBI等提出相应的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策略。常德市作为首批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区之一,从海绵城市建设与生态城市建设等角度加强常德市中心规划区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增加绿色基础设施,保护水环境,城市在建成区扩张过程中建设通风廊道,有助于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缓解城市强热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