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百年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历经市场全球化、制造全球化、服务全球化三次全球化浪潮洗礼之后,全球资源配置方式、地区间产业布局结构以及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发生巨大变化。与此同时,服务业在各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成为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合理性,甚至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依据。继20世纪制造业全球重组和转移之后,以知识和信息为核心的服务业国际转移蓬勃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新一轮全球产业革命和产业转移趋势,进一步推动世界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更改着全球资源配置和国际分工的版图。可以说,服务业国际转移已经成为近年来经济全球化进程最为鲜明的特征。而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历经30年改革开放的中国,在此重要关口,所暴露出的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开放程度滞后、结构不平衡等问题,制约了我国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的能力。因此,面对服务业的全球兴起和迅猛发展,我国必须以全新的视野、积极的姿态、具有长远规划的战略举措和与时俱进的政策措施,积极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推动自身服务经济的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以服务业国际转移为研究对象,在服务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呈现新特点的背景下,对服务业国际转移的特点、动因、主要途径和影响展开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政策建议。
本文在结构上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共六章。
第一部分即导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选题意义以及拟采用的研究方法;重点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在服务业国际转移领域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各种学派的基本观点和理论框架,并进行简要评述。
第二部分是对服务业国际转移的理论分析部分,即第二章。鉴于服务领域内容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避免理解和分析上的歧义,本章首先介绍了服务、服务业的内涵和特点,并界定了服务业国际转移的基本概念、主要路径,并从国际投资理论、贸易理论的角度对服务业国际转移的经济学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
第三部分包括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本部分在搭建有关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服务业国际转移的特点和动因、主要途径以及影响。
其中,第三章从分析全球化进程入手,指出服务业国际转移已经成为当今国际产业转移的主流,并呈现出网络化、协同化、非均衡性、非渐进性等特征,并从微观的服务业自身特殊性与变化、中观的跨国企业主要载体推动以及宏观的壁垒障碍减弱等三个层次来分析服务业国际转移的动力机制。
第四章对服务业国际转移的两种途径进行了分析。从各自的含义、实现方式、影响因素等方面分析比较了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服务离岸与外包这两种途径的异同,并系统论述了各自的发展特点。最后,分析比较了印度和爱尔兰两国服务外包发展模式的异同,旨在为我国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提供借鉴与参考。
第五章以服务业国际转移对世界经济格局以及发展程度不同国家的影响为研究对象,指出服务业国际转移不仅是推动经济一体化进程、深化国际分工和引发全球生产体系变革的重要力量,同时通过产业结构提升效应、技术外溢效应、就业收入效应等方面使东道国乃至母国实现双赢。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中东欧地区银行系统开放的案例,深入分析了其开放进程以及正反面影响,为下一部分我国服务业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有关分析进行铺垫。
第四部分即第六章的政策建议。本章首先回顾了我国服务业开放的进程,在对我国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现状及其影响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应以积极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为手段,提升自身发展水平,并从战略选择、促进措施和风险防范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本文在以下三个方面作出了努力与探索:一是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了服务业国际转移这一选题,明确界定其概念和范畴,避免了将服务业国际转移等同于FDI,而忽略了其中以合约形式和贸易形式出现的服务外包这一新兴现象,以及单一的认为服务外包才是服务业国际转移的倾向。二是将服务业国际转移的最新发展动态与国际投资理论、贸易理论结合,对服务业国际转移进行较为透彻的研究。特别突出服务业不同于制造业的特点,对服务业国际转移的动因、途径、效应等做了具体阐述,试图为服务业国际转移分析框架的建立提供一定的参考。三是在对相关数据进行更新研究的同时,结合此次金融危机,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服务业国际转移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本次危机暴露出外资利用领域的一些突出问题,动态的对服务业国际转移进行了与时俱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