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为革兰氏阳性短杆菌,可引起人畜共患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四大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其分布极为广泛,如肉类以及肉制品、奶类及其制品、蔬菜、水产品和即食食品等,而且该菌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极强,在不利因素如低温、高渗透压、酸性环境、抗菌物质中仍能生长。易感人群为新生婴儿、怀孕期妇女、上年纪老人以及免疫功能受损或低下者,临床主要表现为流产、脑膜炎、肺炎、肠胃炎、败血症、死胎等,死亡率为20%~30%。因此,研究LM污染食品或李斯特菌病流行爆发时怎样快速准确查找污染源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分型技术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和工具,它根据细菌的生化特点或基因组成,能够分析不同来源菌株间的关系,如分析从病人和环境中分离到的菌株是否为相关菌株,同时还能为追踪溯源提供证据,如查找食物中毒或流行性疾病爆发的感染源。而分型技术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对最终结果的解释和分析。本研究选用RAPD、ERIC-PCR和Sau-PCR三种分子分型技术,对分离自广州市超市、零售市场及厦门某食品加工企业的LM进行分型,其分型结果有差异又有联系。三种方法分别将22株LM分为了11个、8个和7个不同的基因型,同时这三种方法也都能将血清型区分开来,表现出较好的分型能力,说明可以用于LM的分型研究。从22株LM中挑选5株分离自5个不同采样点、不同样本来源和采样时间的菌株进行室温放置培养和传代培养,提取室温放置培养24 h、48 h、和72 h及传代培养至第5代、10代、15代和20代的基因组DNA,然后同时进行ERIC-PCR和Sau-PCR分型,观察随着放置时间延长及传代次数增加其指纹图谱的变化。结果发现在室温放置培养72h及传代培养20代内,两种方法对LM的同源性分别在92%和94%以上,表明这两种分型方法在此种条件下对LM分型相对比较稳定,具有流行病学意义。然后采用优化的传统生化鉴定法结合PCR法从100份生猪肉样本中分离鉴定出12株来自厦门、漳州、龙岩和昌平的LM菌株,选用稳定性较高的Sau-PCR进行分型,共分为5个不同的亚型,显示出良好的多态性,表明该方法分辨力良好。本研究将三种分型方法结合起来对LM进行分型并首次比较了后两种技术对LM分型的稳定性,有助于更深入的了解LM的遗传关联性从而更好地对其进行监控和追踪,进而避免李斯特菌病的爆发或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