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管带式输送机直线段输送带与托辊接触力学特性研究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i863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圆管带式输送机运行过程中,托辊与输送带相互接触产生法向与切向两个方向的力,在工程设计中将托辊受到的法向力称为托辊正压力,输送带受到的切向力称为压陷阻力。托辊正压力是托辊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压陷阻力为输送带选型、电机驱动力设计的关键参数。工程设计中将两组托辊组间的输送带成形力、输送带重力与物料重力的总和作为托辊组正压力,对单个托辊进行结构设计与强度校核,导致托辊体积与质量过大;压陷阻力的计算依旧参照普通带式输送机,由于这两种带式输送机的工作原理不同,导致圆管带式输送机压陷阻力的计算值与真实情况存在差异。为优化圆管带式输送机托辊正压力计算模型,探明托辊正压力、托辊半径对压陷阻力的影响规律,本文以管径150mm的圆管带式输送机直线段为例,建立输送带-托辊有限元模型并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研究不同因素对托辊正压力、压陷阻力的影响规律;搭建圆管带式输送机实验台,进行托辊正压力的实验测试。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分析了托辊正压力的分量构成,将托辊正压力分解为与输送带成形力、输送带重力、物料重力相关的三个分量,考虑托辊组中六个托辊的不同位置,研究各托辊正压力中三个分量的系数。首先,基于有限元模型开展物料填充率与密度对物料重力分量的影响规律研究,得到各托辊物料重力分量的系数函数;其次,基于只考虑输送带重力的输送带-托辊有限元模型,研究各托辊正压力中输送带重力分量,得到输送带重力分量的系数;最后,基于只考虑输送带成形力的输送带-托辊有限元模型,研究各托辊正压力中输送带成形力分量,得到各托辊正压力中输送带成形力的系数;最终得到托辊组中六个不同位置托辊的正压力计算模型。(2)分析了托辊组正压力与托辊半径对压陷阻力的影响。首先开展了托辊组正压力对压陷阻力的影响研究,将托辊组正压力对压陷阻力的影响分为托辊组间距、物料填充率、物料密度对压陷阻力的影响研究,得到压陷阻力与托辊组间距、物料填充率、物料密度的函数关系,并基于此得到了托辊组正压力与压陷阻力函数关系。其次开展了托辊半径对压陷阻力的影响研究,得到了托辊半径对压陷阻力的影响规律,并研究了不同托辊组正压力下托辊半径与压陷阻力的关系,得到压陷阻力与托辊组正压力、托辊半径的函数关系。(3)设计了圆管带式输送机实验台与托辊正压力的测试方案,基于实验台开展了不同物料填充率下托辊正压力的测试,并与托辊正压力计算模型进行对比,验证了其计算模型的正确性。
其他文献
水下发射随着超空泡射弹技术的发展而成为研究的热门,传统武器水下发射过程中包含着水蒸气、水与火药燃气三种流体介质,水与水蒸气之间存在着相变关系,三种介质在膛口处相互耦合,形成的膛口多相流场对弹丸的出膛口姿态有着极大的影响,研究水下发射膛口多相流场是提高水下武器射击精度的重要因素。水下发射分为密封式发射与全淹没式发射,为了研究这两种发射方式下的膛口多相流场,分别对这两种发射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在合理假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维生素E预防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对比剂肾病的作用。方法:检索PubMed、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时间至201
“恶意串通”是我国特有的制度,旨在保护第三人利益。《民法总则》起草过程中,因恶意串通制度在外延上与其他制度存在竞合,各界对其存废持有较大争议,最终《民法总则》第154
水平定向钻机在煤层瓦斯抽采中得到广泛应用。定向钻机钻进过程中,环空钻柱内对煤粉的输送技术一直是确保定向钻机持续钻进的关键因素,输运能力的好坏也直接决定了钻进效率的
智能材料具有多功能性和智能性,在军事,建筑和日常生活领域都起着重要作用。作为一种智能材料,电致驱动材料可以在电场下产生变形和挠曲位移,或者在应力下产生响应电荷,在致
随着仪器科学的进步和实验技术的发展,二维纳米材料逐步从理论走向现实。二维材料性能优异,在诸如力学、光学、电学、磁学等多个方面都表现出了良好的特性。研究表明,二维材
PPP是政府与私人资本为共同目的,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形成的“合作伙伴关系”,是发动社会力量与政府合作共治的重要手段。PPP项目大量落地,争议增多,规范有序发展即为当下新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在国内乘用车保有量日趋饱和,人们对汽车的需求更加理性的今天,汽车乘坐舒适性已成为人们购车的重要考量指标。这对车辆NVH性能的调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全球都在面临着能源危机,所以当务之急是寻找一种新能源来替代传统能源,而太阳能的优势有目共睹,太阳能高效并且清洁,资源非常丰富,它可以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而微型光伏逆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获取信息的方式是视觉与听觉,相比之下通过触觉的方式较少。但是,触觉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它是分辨物体表面纹理、温度、质感等信息的唯一途径,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