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主题活动课(以下简称活动课)是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新课型,它充分体现了课改的理念。《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基本理念指出, “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同时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部分每个单元教学活动建议都提出2-3个探究活动建议,每册书都有3个左右活动课教学案例。从以上可以看出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宗旨是“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要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仅仅靠有限的常规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而活动课的开展能较好地弥补这一缺憾,通过活动课的有效开展,激活历史教育,赋予历史以生命活力,形成知识传播和能力培养同步进行。活动课的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它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课外活动,而已成为教学内容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课程改革推行伊始,一时之间教师们对活动课都非常热衷,在公开课教学中多有活动课的展示,但是曾几何时活动课实践和研究又沉寂下来……所以说,活动课的设置是新课改的亮点,同时也是改革的一大难点。在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有些老师认为这样的课型相对传统课耗费太多精力,最后只能形同虚设;教学设计和实施盲目随意,既无明确的主题又无具体的组织程序和要求;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把活动课上成了“自习课”或者“放羊课”;对“活动课”这类课型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以至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和能力的培养成了空话等等。不少老师不愿意上或者怕上这种课,问题存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迫于应试教育的冲击;部分学校领导不重视;教学时间安排问题,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问题;与其他学科和其他任课教师的协调问题;与家长、社区的配合支持问题以及安全组织问题等,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展活动课仍是一个值得反思和深入探讨的课题。笔者通过大量的阅读和整理众多一线教师有关活动课和初中历史活动的论述,参阅著名学者对于活动课和初中历史活动课的解读的专著和文献,对不同学校和师生通过广泛而深入地采访和问卷调查,明确初中历史主题活动课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笔者作为中学一线教师就所在的桂林市宝贤中学初中历史活动课的开展进行案例分析,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活动课提出分类教学原则。基于目前初中历史主题活动课有效教学处于两难境地,依据新课改新课程观中提出, “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本课题就初中历史主题活动课中如何有效开发利用教学资源;如何积极转换提升教师角色;如何科学培养评价学生能力;如何与应试教育兼容使这一课型常态化等方面进行深刻的反思研究,概括提炼出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性的对活动课教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使初中历史主题活动课能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类型的学校更能有效地开展,让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宗旨落到实处,让学生真正从历史教育中汲取丰富的人文素养,培养未来成才的综合能力和潜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