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⑴探讨多排螺旋CT正常小肠管径与壁厚的量变规律;⑵评价多排螺旋CT量化小肠管径、壁厚和CT值在诊断小肠病变上的价值。
方法:①正常猪小肠行64排螺旋CT扫描,于4.5米一段猪小肠内注入0~1000ml不等量2.5%甘露醇溶液,测量正常猪小肠管径和肠壁厚度,线性回归分析其间的变化规律。②收集2008年6月1日至2009年2月15日来我院进行腹部CT检查者共1648例,排除可能引起肠壁增厚或干扰肠壁测量的各种情况,最后符合要求者共254例,男133例,女121例,年龄5~84岁,平均48.9岁,中位年龄50岁。其中60例行全腹部CT扫描、94例行上腹部CT扫描、100例行下腹部CT扫描。共计收集正常小肠组上腹部154例,下腹部160例。③收集同期在我院进行腹部64排螺旋CT检查,临床最后确诊的小肠病变39例,其中炎症性病变24例,肿瘤性病变13例,血管源性水肿1例,出血性梗死1例。39例小肠病变中,经手术证实18例;肠镜证实18例;3例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临床确诊。39例患者中,男26例,女13例,年龄12~70岁,平均年龄43岁,中位年龄47岁。病人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低热、黑便。病程0.5天~4年不等。④所有患者的CT扫描条件为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50mAs。儿童及猪小肠实验采用自动毫安扫描技术。矩阵512×512,螺距因子为0.83,转速0.5s/圈,层厚0.5mm,探测器组合0.5×64。常规CT平扫后行增强扫描,上腹部检查者行双期增强扫描,对比剂注射后34s开始动脉期扫描,65s开始门脉期扫描;下腹部检查者仅行静脉期扫描,为对比剂注射后65s开始。对比剂用碘普胺注射液,浓度为300mgI/ml,总量按1.5ml/kg,采用CT高压注射器,流率3.0ml/s,经肘静脉注射。
结果:⑴不同甘露醇溶液注入量下,猪小肠的管径与肠壁厚度存在负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9362,P<0.05,并计算出回归方程为:壁厚=4.48-0.12×管径,P值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⑵正常人组不同部位肠壁厚度存在差异,十二指肠降段肠壁厚度显著大于其他各组,P值均<0.001;不同部位管径与肠壁厚度关系的比较,包括横断位和冠状位,共16组数据中13组(13/16,81%)存在负相关性,且相关系数检验,P值均<0.05;不同部位平扫CT值、增强绝对CT值、增强相对CT值(增强绝对CT值与同层主动脉CT值比值)及增强强化率(增强绝对CT值-平扫CT值/平扫CT值)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上腹部测量组平扫CT值均显著大于下腹部测量组,P值<0.05。增强绝对CT值、增强相对CT值及增强强化率十二指肠降段组及水平段组显著大于其他各组,P值均<0.05。性别在不同部位的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值>0.05。⑶病变组的管径与肠壁厚度在横断位及冠状位均呈正相关性,横断位与冠状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271,0.6533,P值均<0.05。横断位管径、横断位肠壁厚度、冠状位管径、冠状位肠壁厚度、平扫CT值和增强绝对CT值在正常组与病变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得出冠状位管径、冠状位肠壁厚度及增强绝对CT值的Logistic回归概率方程,Logit(P)=e-22.526+2.777 X1+0.328 X2+0.087 X3/1+e—22.526+2.777 X1+0.328X2+0.087 X3,(注:X1、X2、X3分别代表冠状位壁厚、冠状位管径及增强绝对CT值)。当Logit(P)≥0.055时,诊断为病变,且敏感性达98.7%,特异性达92.6%时,阳性预测值为62.1%,阴性预测值为99.8%;反之,当P<0.055,即诊断为正常。并将其绘制成ROC曲线,曲线下面积0.99,提示该预测概率模型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结论:①在实验条件下,猪小肠管径与肠壁厚度存在负线性相关。②正常人不同部位小肠管径与肠壁厚度存在负相关性;病变组小肠管径与肠壁厚度存在正相关性。③冠状位管径、冠状位肠壁厚度及增强绝对CT值所得Logistic回归概率方程在正常与病变的定性上有较高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