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中的天然赋存优势,技术创新是后天培养的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生产要素。但是在资源型区域,丰裕的自然资源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一种悖论,即丰富的自然资源对人力资本、技术创新等产生了“挤出效应”,降低了资源型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导致“资源诅咒”的原因之一。为什么会出现“挤出效应”,如何推进资源型区域的技术创新,尤其是在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及经济转型背景下,如何推动绿色技术创新以促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是资源型区域面临并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使用成本收益理论,基于企业需求的视角,从创新预期收益、创新风险和创新预期成本三个方面,对资源型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尝试破解资源型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挤出难题,探讨资源型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通过理论阐释、案例比较等,以期得出推进资源型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与制度创新。论文的主要工作与基本观点如下:(1)资源型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动力包括创新预期收益、创新风险概率及创新预期成本。其中创新预期收益受产品市场需求、产品市场竞争及产权制度约束;创新风险受内部不确定性和外部不确定性的影响;创新预期成本受创新活动费用及转换成本的制约。(2)资源型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主体为资源型企业,资源型企业在创新预期收益、创新风险和创新成本上具体表现为:资源型产品的战略性、同质性、产权的不完善性降低了企业的创新预期收益;资源型企业自身研发部门的缺失和研发能力的不足、市场需求环境的不确定性、其他外部环境的多变性加大了企业的创新风险;资源型企业的非技术外溢性、资产专用性提高了企业进行创新的转换成本。上述因素合力作用下,导致资源型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动力不足。(3)美国、芬兰和德国技术创新各有特色,分别在提升创新预期收益、降低创新风险、减少创新预期成本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模式。美国通过股票市场监督机制、法律保护机制使企业获得较高的收益预期,激励企业进行创新。芬兰通过建立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和多元化的产业发展,增强了企业内部创新能力和市场需求的稳定性,进而降低了创新风险。德国主要通过财政税收支持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4)山西是典型的资源型区域,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生产建设和生活消费对煤炭消费量的持续增长使煤炭开采者依然沿着资源初级开采的路径生产,而对人力资本和技术投入较少;山西GDP与原煤产量变动趋势说明山西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煤炭的开采,原煤产量是政府及企业追求的目标,过多的注重产量而忽视了质量;山西采掘业对制造业存在人力资本挤出,劳动力向采掘业流动迹象明显;山西教育经费支出、采掘业科研机构数及科技人员数、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与采掘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等指标表明,山西创新环境差,难以吸引高效率、高质量企业的进入,也难以形成创造性企业的集聚。(5)针对山西的具体状况,在理论及案例基础上,对山西绿色技术创新动力机制进行了设计,机制涵盖了竞争培育机制、创新平台建设机制、产业结构升级机制、财税补贴机制和绿色信贷机制等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