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鱼病的发生是环境、病原和鱼体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当鱼体遭遇环境胁迫时,会产生持续而强烈的应激反应,机体免疫功能会由此受到明显抑制,从而对各类病原的敏感性升高,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为了避免因环境问题给养殖业带来的经济损失,一方面要减少对环境人为的破坏,另一方面,要增强养殖鱼类自身免疫力,从而提高其对疾病的抗性。那么,如何增强养殖鱼类的免疫力?有两条思路:第一,借助外因,比如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增强剂来实现。第二,通过内因,比如运用基因转移技术对鱼的性状进行改良。本论文首先从环境胁迫入手,研究了它对鱼类免疫系统的影响,然后筛选了两种中草药作为免疫增强剂,研究了其对鱼体的免疫促进作用,最后以转基因鱼为材料,评估了两种基因的转植对鱼体抵抗力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环境胁迫部分 1 养殖密度过高(如高于35 g·L-1)引起的拥挤胁迫对鱼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密度越大,时间越长,死亡机率越高。 2 经过慢性(拥挤)和急性(振荡)刺激后,作为应激信号的皮质醇和溶菌酶水平的动态变化规律并不相同,对刺激反应的灵敏度也不同。就急性胁迫而言,皮质醇反应要比溶菌酶反应更为灵敏,更能反映出鱼体的应激状态。 3 应激激素皮质醇对鱼体免疫力的影响分两种情况:皮质醇短期的升高(无载体注射)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帮助鱼体抵抗胁迫;长期的升高(加载黄油注射)则会抑制机体免疫功能,导致对病原敏感性上升。 中草药部分 1 将复方中草药按3.0%—6.0%的添加量使用11—18 天,可对罗非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一定促进作用,对Aeromonas hydrophila 的感染有较高的免疫保护率。 2 刺五加粗提浸膏干粉按A1 和A2 的剂量腹注鲫鱼,和按B1 和B2 质量百分比(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