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汪曾祺的后期小说是他一生写作的高峰。只有到了后期,“汪曾祺小说”才真正成为一种可观的文学现象。虽然关于汪曾祺小说的命名和“定性”众说纷纭,汪曾祺的作品却始终悄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并且深刻地影响着后来的写作者,似乎也是不争的事实。本文在细读汪曾祺小说文本的基础上,用心感受、深入思考其作品,拟运用叙事学、接受美学、文体学为主导,辅之以文学传统论、平行研究、影响研究等相关理论,将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继续探寻。首先,重新梳理被“发现”的汪曾祺及其“自我发现”。汪曾祺经历了自由主义理想的失落,在上海失业一度想要自杀;解放后成为政治新秩序的“边缘人”;饱受政治煎熬后转向对民间生活的审美认同;最终走向以人为本的终极意义思考。从此,汪曾祺在文学的大众化和审美性之间,找到了一条既不同于京派小说也有别于“十七年文学”的新鲜的、更有生命力的道路。其次,深入剖析汪曾祺后期小说的审美世界,将从四个方面展开。(一)“小说是回忆”:汪曾祺小说里的经验大多来自童年记忆,构建出一片没有权利浸染的纯朴而宁静的乡土,一片近乎童年美好记忆般和谐而温馨的存在。(二)“气氛即人物”:即小说的每一个字都渗透了人物。小说的颜色、声音、形象、气氛,得和所写的人物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写景,就是写人。(三)“写小说就是写语言”:汪曾祺将语言提到非常显要的位置上,这是一个有着丰富写作经验的小说家在长期与语言游戏、玩味、揣摩、较量中的切身体会。汪曾祺的语言将汉语的内容性、文化性、暗示性、流动性炉火纯青地融为一体。(四)“苦心经营的随便”:汪曾祺将小说的结构看作是一种语言的内在节奏,极重视“文气”,他以为“文气”是比“结构”更为内在、更精微的概念。最后,分析汪曾祺小说对于当代小说文体的意义。汪曾祺不同流俗的生活观、价值观,天真隽永的文学观、文化观为20世纪中国文学提供了一个富有启发性的典范。汪曾祺终生致力于短篇小说的写作,他将这一小说样式赋予了自己独特的叙述方式、语言和结构,使得现代汉语在这个特定的文体真正达到了成熟的审美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讲,汪曾祺对现代短篇小说作出了一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独特而重要的美学贡献,汪曾祺是20世纪汉语写作的一个不可重复的奇迹。汪曾祺人与文皆蕴藏着内省与外向、知命与抗争、失望与希望,悲情与乐观之起伏,遗憾的是在这阅读快餐化的时代更少有人能静下心来细品其中意。